“購島事件”之后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對日斗爭
本文關鍵詞:“購島事件”之后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對日斗爭
【摘要】: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以下簡稱釣魚島)地理位置獨特,位于中國大陸正東側東海大陸架以東的臺灣島東北部,是處于中琉界溝西側的一組島嶼。釣魚島歷史悠久,明清時期頻繁的出現在了我國的冊封琉球史錄中。中日甲午海戰(zhàn),日本第一次對覬覦已久的釣魚島有了實質性的行動;二戰(zhàn)以后,美國政府托管琉球,隨后將施政權交給了日本。中日釣魚島爭端中,美國扮演著參與者的角色,影響著“釣魚島爭端”的走向。歷史上,中日“釣魚島問題”爭端不斷,尤其是在2012年日本政府單方面提出將釣魚島“國有化”以后,引起了新一輪的“釣魚島問題”熱潮,并一度導致中日關系緊張!百弽u”鬧劇發(fā)生近兩年多的時間內,中日間圍繞釣魚島歸屬展開全方位的博弈。中國政府果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宣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海基線,重申了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領土主權;中國海監(jiān)船進入釣魚島常態(tài)化巡航,打破了日本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實際控制等措施。民間保釣運動也宣示了中華民族維護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堅強決心,打破了日本對釣魚島的有效管轄。總體來說,在中日釣魚島紛爭中形勢將有利于中國方面。中國的各種反制措施產生明顯效果,改變了之前中國在釣魚島領域“只有宣示,沒有行動”、機械執(zhí)行“擱置爭議”方針的局面,打破了日本一直單獨控制釣魚島的局面。釣魚島問題時中日關系的重要障礙,雙方圍繞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歸屬展開了激烈的博弈。釣魚島對中日兩國都有重要的戰(zhàn)略、社會、政治和經濟意義,這使得釣魚島問題成為未來一個時期影響中日關系健康發(fā)展的最大隱患之一。釣魚島爭端也變得日趨復雜化、尖銳化、僵局化和求解困難化。
【關鍵詞】:“購島”鬧劇 中日關系 中日博弈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822
【目錄】: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8
- 一、選題緣起與意義8-10
- 二、學術史回顧10-16
- 三、研究方法16-17
- 四、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和難點17-18
- 第一章 釣魚島問題與中日爭端18-28
- 第一節(jié)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的固有領土18-23
- 一、從地理構造看釣魚島19
- 二、從歷史角度看釣魚島19-20
- 三、從國際法角度看釣魚島20-23
- 第二節(jié)“購島事件”之前中日兩國在釣魚島問題的默契23-28
- 一、“擱置爭議”是中日雙方的共識23-26
- 二、日本政府否認“擱置爭議”26
- 三、日方政要對“擱置爭議”的證言26-28
- 第二章 日本政府“購島鬧劇”及影響28-40
- 第一節(jié)“購島鬧劇”28-30
- 第二節(jié)“購島”原因分析30-32
- 一、日本國內政治社會因素30-31
- 二、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31-32
- 第三節(jié) 日本“購島”鬧劇對中日關系的影響32-40
- 一、中日關系陷入冰點32-33
- 二、周邊安全局勢緊張加劇33-34
- 三、中日雙邊經濟受挫34-38
- 四、中日之間文化交流受阻38-40
- 第三章 中方對日本“購島”的立場及其反制措施40-62
- 第一節(jié) 中國政府的立場40-42
- 第二節(jié) 中國政府的反制措施42-57
- 一、加強對釣魚島列嶼的立法42-44
- 二、《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白皮書44-45
- 三、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qū)45-47
- 四、海洋維權行動47-54
- 五、輿論引領與宣傳54-57
- 第三節(jié) 中國民間對日本“購島”鬧劇的反應57-62
- 一、中國民間保釣運動及示威游行57-59
- 二、知識界對日本“購島”鬧劇的反應59-62
- 第四章 釣魚島問題的解決路徑分析62-69
- 第一節(jié) 和平方式是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最佳途徑63-64
- 第二節(jié) 維持現狀是解決釣魚島問題的現實選擇64-66
- 第三節(jié) 軍事政策是解決釣魚島問題的最后路徑66-69
- 結語69-71
- 附錄71-81
- 參考文獻81-87
- 致謝8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春陽;;從釣魚島主權問題看中美日三邊關系[J];寶雞社會科學;2011年03期
2 閆素娥;;釣魚島問題的歷史與現狀[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3 李峻;;從國際法角度探析釣魚群島主權問題[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金燦榮;周鑫宇;;美國東亞政策的新特點[J];國際觀察;2006年05期
5 黃秋豐;;從國際法視角看釣魚島的歸屬[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金永明;;再駁“日本關于釣魚島等島嶼領有權的基本見解”的錯誤性[J];東方法學;2012年05期
7 馮昭奎;;中日博弈的歷史考察[J];國際安全研究;2013年01期
8 李淑珍;;從釣魚島爭端看中美日大國戰(zhàn)略的較量和博弈[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年07期
9 王德水;;從國際法視角看中日釣魚島主權爭端[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07年03期
10 李先波,鄧婷婷;從國際法看中日釣魚島爭端[J];時代法學;200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尹立杰;試論釣魚島領土爭端[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2 嚴寶鋒;中國對日外交戰(zhàn)略的回顧與思考[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秀明;兩岸四地和世界華人民間“保釣運動”的歷史考察與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敏;試論中日東海大陸架劃界問題[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孫瑜;《舊金山對日和約》的簽定及其影響[D];吉林大學;2005年
6 張璇;中日釣魚島爭端與東海大陸架劃界[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7 姜華;中日關于釣魚島的爭端[D];延邊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34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83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