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巴林獨立后外交政策的轉變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04:28
本文關鍵詞:試析巴林獨立后外交政策的轉變
更多相關文章: 巴林外交政策 民族意識 國家利益 中立 地區(qū)安全
【摘要】:巴林獨立以前,由于英巴兩國《特魯西爾條約》的簽訂,在制定外交政策時,需要參考英國的意見。巴林所做出的外交決策不得與英國的利益沖突。巴林的外交取向則是一種單邊外交,它只重點發(fā)展與英國的外交關系,與美國以及海灣其他酋長國之間建立的更多的是民間外交關系,沒有在官方上得到認可和延伸。與伊朗的外交是對其軍事威脅的被動回應,并非主動作為。由于遭到伊朗的軍事威脅,巴林出于安全的考慮,緊緊的和英國綁在了一起?梢哉f,獨立以前,巴林的外交政策是一種單邊外交,這種外交傳統(tǒng)而僵化。巴林1971年正式宣布獨立,在外交政策上開始走上完全自主的發(fā)展道路。巴林獨立以后外交政策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巴林擺脫了英國的束縛,開始轉向美國和海合會成員國并建立了盟友關系。在外交思維上,巴林不再受到任何條約的限制,也不需要重點考慮英國的利益,而是以國家利益為核心,制定符合本民族的外交政策。獨立以后,巴林的外交政策傾向明顯本土化和東方化。它開始重視同海合會成員國之間的關系,并把發(fā)展同這些國家之間的關系放在了優(yōu)先的位置。這個時期,巴林的外交思維多元而靈活,同時又以阿拉伯和伊斯蘭教為依據,變的立場鮮明,主旨明確。巴林的外交政策發(fā)生這些變化的原因主要因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巴林獨立以后,民族國家意識增強,巴林開始立足于本民族的歷史和現(xiàn)實制定符合自身的外交政策。二是,巴林宣布獨立后,掙脫了英國的利益綁架,不再以英國的利益為重心,開始從本國家的核心利益出發(fā)制定外交政策。三是,英國從中東撤軍以后,巴林失去英國的軍事保護。它處于復雜多變的海灣地區(qū),在各大國之間不得不保持中立的姿態(tài)來維持國家的安全和獨立。四是,海合會的建立為巴林的外交政策的東轉提供了平臺和契機。巴林通過參加海合會,與其他海合會成員國建立了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本國家的安全。
【關鍵詞】:巴林外交政策 民族意識 國家利益 中立 地區(qū)安全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838.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緒論8-21
- 1.1. 研究介紹8-11
- 1.2. 研究意義11-14
- 1.3. 學術綜述14-18
- 1.4. 研究方法18-21
- 2. 巴林宣布獨立前的外交政策21-38
- 2.1. 以英國為中心的單邊外交政策的制定21-30
- 2.2. 在外交政策的制定上對伊朗安全威脅的規(guī)避30-33
- 2.3. 巴林外交政策開始向美國傾斜33-38
- 3. 巴林宣布獨立后的外交政策38-58
- 3.1. 對英國由完全依賴到自由靈活外交政策的轉變38-41
- 3.2. 以美國為重心的外交政策的制定41-48
- 3.3. 伊朗革命后的巴林外交政策48-52
- 3.4. 在海合會中尋求共識52-58
- 4. 巴林外交政策轉變的原因58-85
- 4.1. 二戰(zhàn)以后民族國家意識的提升58-64
- 4.2. 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制定的根本依據64-69
- 4.3. 在各大國之間保持中立的政治立場69-76
- 4.4. 在與海合會的合作中尋求自身安全76-85
- 5. 結語85-88
- 參考文獻88-95
- 后記95-97
- 作者簡介9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高祖貴;伊斯蘭世界的反美主義分析[J];西亞非洲;2005年04期
,本文編號:7108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71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