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海外諸國朝貢使團入華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6 14:07
本文關鍵詞:宋代海外諸國朝貢使團入華之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宋朝 朝貢使團 入華 朝貢活動 海外貿易 中外關系
【摘要】:有宋一代,海外諸國紛紛派遣朝貢使團入華朝貢。海外諸國派遣朝貢使團的緣由主要有四種,即貿易利益、政治意圖、外交慣例和文化需求,其中貿易利益是最重要的動力。海外諸國獲得入華朝貢機會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宋朝的招諭,一種是朝貢國的申請。宋朝對于貢期有一定的規(guī)定,但是并沒有完全執(zhí)行。宋朝對于除了高麗之外的大部分朝貢國的使團人數(shù)有規(guī)定,但是人數(shù)超標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海外諸國朝貢使團的貢使級別從高到低依次是正使、副使、判官。此外,使團還有一些隨行人員,如防援官、三節(jié)人從、譯語、家屬等。使節(jié)的成分有官員、商人(包括中國商人)、地方首領、王子、僧侶,其中官員占的比例最高。海外朝貢使團既有跟隨中國海外貿易商人的船舶來華朝貢,也有使用本國船只來華朝貢。 宋代中外交通海路占據(jù)主要地位,海外朝貢使團從廣州、泉州、明州、欽州、登州、海州、通州等港口,邕州、秦州、渭州、熙州等陸路口岸入境。宋朝地方政府要核實海外貢使的身份,身份憑據(jù)一類是宋朝的詔書和公憑,另外一類是朝貢國本國的表章。宋朝的地方政府要負責朝貢使團的接待并履行一些管理職能。 海外諸國朝貢使團赴京朝貢要獲得朝廷的批準并且人數(shù)大多(除了高麗)受到限制。宋朝派出押伴官伴送朝貢使團赴京,押伴官基本上為在七品至九品之間的低級官吏,以中央官員為主,人數(shù)一般由一人到三人不等。押伴官的身份在中央以宦官、暏門坹侯和承務郎以上官員為代表,在地方以各路管庫等人為代表。宋朝對于海外諸國朝貢使團赴京的日程有嚴格的規(guī)定,地方政府是采取逐州交替、分段護送的方法護送朝貢使團進京。 宋朝的外交館驛出現(xiàn)了專門化的趨勢,朝貢使團的館驛的活動受到嚴格限制。宋代關于館伴官官職的記載主要集中在高麗,品級主要在從四品到正三品之間。朝貢使團在京參加朝見活動、宴飲活動、游覽和文化活動時均要遵守一定的禮儀規(guī)范。朝貢使團的國書有些還透露出一定的外交信息。大體而言,宋朝授予海外貢使的官職類型主要有文散官、武散官、檢校官、環(huán)衛(wèi)官、寄祿官、武官階、勛、爵等,級別高低不一。按時期而言宋太祖至宋真宗時期(960—1022)所授予海外貢使的官職級別要高于后期;按類型而言文散官、武散官、檢校官、勛的級別比較高,爵的級別比較低。按國別而言宋朝授予交趾貢使的官職類型最為豐富,南海諸國的類型比較單調,多為武散官和環(huán)衛(wèi)官。 海外諸國朝貢使團回國啟程前需要向宋朝皇帝朝辭。送伴官由原押伴官擔任,在送伴出境的過程中朝貢使團的接待體例依據(jù)押伴至京的體例執(zhí)行。至于那些沒有獲準到京師朝貢而在入境口岸就地交割的使團在完成朝貢任務后就地出境歸國即可。由于各種原因,朝貢使團歸國時的成員與來進貢時的成員有時候會略有變動。 朝貢使團的貿易活動大體上可以分為官方的貢賜貿易和民間的私覿貿易兩種。朝貢國的進貢主要有三種形式:朝貢國以國家名義向宋朝進貢;朝貢國以國家名義向宋朝皇室成員、大臣或政府部門進貢;朝貢使團的主要成員以個人名義向宋朝進貢。宋朝的賜予主要有三種形式:回賜;別賜、特賜、加賜;賜。宋朝對于海外朝貢國的賜予行為遵循一定的規(guī)制,主要有估價回賜制、定額賜予制、額外賜予制三種。朝貢使團的私覿貿易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交易形式,另一種是間接交易形式。私覿貿易的管理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要從經濟數(shù)據(jù)上比較準確地直接估測朝貢使團在華貿易盈虧狀況是很難的,需要回歸基本理性進行考察和借助于間接證據(jù),即朝貢使團的朝貢積極性。 宋朝依據(jù)朝貢國的實力大小給予朝貢使團不同的接待規(guī)格。同時,宋朝也會因為地緣政治和外交策略的轉變在不同時期給予同一朝貢國的朝貢使團不同的接待規(guī)格。宋朝接待海外諸國朝貢使團的費用來源有三:撥款、自籌和攤派。至于數(shù)額,史料記載不多。宋朝在接待海外諸國朝貢使團的過程中一般是貫徹華夏中心主義的做法,要求海外諸國服從于宋朝禮儀規(guī)制。 宋朝中央政府機構負責接待與管理海外朝貢使團的政府機構可以分為主管機構、事務機構和輔助機構三種。主管機構是起指導性作用的重要部門,主要有樞密院、中書門下省、尚書省、禮部、戶部。事務機構是執(zhí)行具體事務具有明顯的專業(yè)化特征的部門,主要有客省、鴻臚寺、四方館、暏門、三司、太府寺。輔助機構是起協(xié)助配合作用的部門,主要有學士院、翰林御書院、史館、兵部、工部、入內內侍省、編敕所、國子監(jiān)、左藏庫、封樁下庫、祗候庫、瑞物閣、象院、騏驥院。宋代的路級機構有涉外職能的主要有經略安撫使司、轉運司、市舶司、監(jiān)司、沿海制置司。此外,宋代的府、州、軍、監(jiān)級和縣級機構履行著食宿接待、信息上報、押運護送、貿易管理等職能。各級各個政府機構的關系錯綜復雜,既有指揮命令,又有協(xié)調合作;既有各司其職,又有交叉層疊;既有主要負責,又有次要輔助。在地方政府中廣南西路的地方政府比其它地方政府享有更大的外交權限。宋朝在接待與管理海外朝貢使團的過程中形成了以法令形式出現(xiàn)的朝貢條例和以經驗形式出現(xiàn)的朝貢慣例,但是兩者并沒有得到完全的執(zhí)行。 宋朝對待海外貢使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出防范與懷柔的雙面原則:防范為首,懷柔為次。宋朝對海外朝貢使團的百般柔遠之恩是建立在對其嚴加防范的基礎上的。在虛幻與虛榮的朝貢盛況下,沒有意義的統(tǒng)治集團的意淫卻對事不關己的下層百姓造成了巨大的殺傷力。這是皇權社會下的悲劇。
【關鍵詞】:宋朝 朝貢使團 入華 朝貢活動 海外貿易 中外關系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829;K244
【目錄】:
- 中文摘要2-5
- Abstract5-9
- 目錄9-13
- 緒論13-27
- 一、宋代海外朝貢使團入華情況簡述13-17
- 二、學術史回顧17-24
- 三、本文的選題意義24-27
- 第一章 朝貢使團的派遣27-63
- 第一節(jié) 派遣緣由27-37
- 一、貿易利益27-30
- 二、政治意圖30-32
- 三、外交慣例32-35
- 四、文化需求35-37
- 第二節(jié) 入貢的獲許37-41
- 一、宋朝的招諭37-38
- 二、朝貢國的申請38-41
- 第三節(jié) 使團的人員構成41-58
- 一、人數(shù)41-45
- 二、高麗朝貢使團的成員組成45-49
- 三、交,
本文編號:6301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63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