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北約核分享制度:變遷與管理(1954-1966)

發(fā)布時間:2021-02-17 22:39
  本文是一篇歷史解釋類論文,目的在于解釋冷戰(zhàn)前期在北約內(nèi)部出現(xiàn)的核分享制度這一歷史現(xiàn)象。本文的研究興趣從這個問題而來:面對核困境,北約作為同盟為什么沒有發(fā)生大的分裂?這違反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常識。從同盟內(nèi)的自我調(diào)適這個角度衍生出本文想要回答的三大問題:作為一項適應與管理核困境的制度,北約核分享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如何?核分享機制變遷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發(fā)生變遷?誰以何種手段對核分享加以管理?針對這三個問題,答案也大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史實基礎部分。在這一章中,我們主要根據(jù)美國解密檔案來還原1954年至1966年北約內(nèi)部核關系及核分享機制的建立與變遷的具體過程。五十年代中期以后,艾森豪威爾政府在多種因素的刺激下開始建立一套調(diào)和核困境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核分享機制,其目的是,以賦予歐洲國家對核武器的部分控制權的方式來整合歐洲、維護北約團結?夏岬险畬@一政策的精神與內(nèi)容都進行了調(diào)整,但仍然放棄了美國對其核力量的絕對控制權。結論是,北約之所以能夠在核困境中保持完整,是因為在它的內(nèi)部建立了一套較可信、可行的核產(chǎn)權制度。第二章和第三章構成正文的第二個部分,在這個部分中,我們利用同盟制度選擇...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9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導論:問題的提出、研究方法與文章結構
    一、提出問題
    二、研究方法
    三、文章結構
第一章 北約核分享史(1954-1966)
    第一節(jié) 核分享的背景(杜魯門的遺產(chǎn))
        一、多邊主義的國際治理體系
        二、原子能控制機制
    第二節(jié) 艾森豪威爾與核分享的起源
        一、艾森豪威爾帶來的"新面貌"
        二、可供選擇的核分享方式
    第三節(jié) 艾森豪威爾時期的核分享進程(1954-1960)
        一、早期(1954-1957)
        二、中期(1958-1959)
        三、后期(1960)
        四、回顧與評價
    第四節(jié) 艾森豪威爾時代之后的核分享進程(1961-1966)
        一、肯尼迪、約翰遜時期的新變量
        二、肯尼迪的應對辦法及其后果
        三、美國的補救措施及混合體制的建立
第二章 分析模式一:同盟中的制度選擇
    第一節(jié) 作為組織的同盟
        一、為什么會存在同盟?(對黑匣子學說的批判)
        二、同盟有那些不同的制度化層次?
    第二節(jié) 影響同盟制度選擇的四個要素
        一、前人解釋(交易成本)
        二、在交易成本說基礎上的補充(公共程度、風險分配與風險選擇)
第三章 北約核分享中的制度選擇
    第一節(jié) 理論預期
        一、機會主義風險與交易價值
        二、公共產(chǎn)品程度
        三、交易成本—產(chǎn)出風險平衡
        四、風險選擇
    第二節(jié) 理論檢驗
        一、檢驗一
        二、檢驗二
        三、檢驗三
        四、檢驗四
    第三節(jié) 綜合解釋
第四章 分析模式二:同盟管理
    第一節(jié) 同盟不穩(wěn)定的根源
        一、已有的解釋
        二、新的視角
    第二節(jié) 同盟管理的手段
        一、同盟關系中的產(chǎn)權問題
        二、個體層次上的救濟手段
        三、組織層次上的管理手段
    第三節(jié) 信任在同盟管理中的作用
        一、對信任的定義:追根溯源
        二、關于信任的幾個命題
        三、信任關系的建構:同盟交往中的具體操作(再保證博弈)
第五章 北約核分享中的同盟管理
    第一節(jié) 理論回顧
    第二節(jié) 史實解釋
        一、擔保
        二、自縛其手
        三、組織控制
        四、信任建立
總結:同盟管理與制度變遷的連接者——政治企業(yè)家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戰(zhàn)后初期美國對英國核外交政策的轉變[J]. 崔兆艷.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S2)
[2]導彈時代的核武器與政治1955~1968——互聯(lián)網(wǎng)上研究美國核歷史的重要檔案集[J]. 侯銳.  社會科學戰(zhàn)線. 2006(05)
[3]社會認同理論及其發(fā)展[J]. 張瑩瑞,佐斌.  心理科學進展. 2006(03)
[4]20世紀50年代美國政府關于核報復戰(zhàn)略的內(nèi)部爭論[J]. 石斌.  史學月刊. 2004(11)
[5]二戰(zhàn)后美國原子能國際控制政策的形成及失敗[J]. 李勝凱.  齊魯學刊. 2004(03)
[6]論國際關系理論中社會性因素的缺失[J]. 鄭飛.  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2003(12)
[7]試析西方政治市場理論的缺陷[J]. 陳洪生.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 2003(05)
[8]團隊合作的博弈機制[J]. 張朝孝,蒲勇健.  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3(09)
[9]不確定條件下判斷與決策的新框架——2002年諾獎得主丹尼爾·卡內(nèi)曼思想介評[J]. 周戰(zhàn)強.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0]熊彼特的企業(yè)家理論及其現(xiàn)實意義[J]. 何樹貴.  經(jīng)濟問題探索. 2003(02)

博士論文
[1]艾森豪威爾政府國家安全政策研究[D]. 郭培清.東北師范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美國對西歐一體化政策研究(1947—1958年)[D]. 解紅麗.蘇州大學 2005
[2]戴高樂與阿登納歐洲聯(lián)合的戰(zhàn)略與行動之比較[D]. 丁祖煜.曲阜師范大學 2004
[3]五十年代初期西歐聯(lián)合的再探討——從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功和歐洲防務共同體的失敗看西歐聯(lián)合[D]. 許艷民.華中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0386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30386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9e3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