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zhàn)結束以來的烏克蘭與中國軍事合作分析
【學位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E25;D822.351.13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3 研究思路與方法
1.4 研究內容和結構
1.5 創(chuàng)新和不足之處
第2章 相關基礎理論——國際安全與合作理論
2.1 國際安全理論
2.1.1 現(xiàn)實主義國際安全理論
2.1.2 新現(xiàn)實主義安全觀
2.1.3 國際安全的新變量
2.2 國際合作理論
2.2.1 國際合作的本質和類型
2.2.2 國際軍事合作
第3章 烏克蘭和中國的軍事合作狀況
3.1 烏中軍事合作的發(fā)展歷程
3.2 烏中軍事合作的現(xiàn)狀
3.3 烏中軍事合作的成效
第4章 烏克蘭和中國軍事合作的動力和障礙
4.1 烏克蘭和中國軍事合作的目的
4.2 烏克蘭和中國軍事合作的動力
4.2.1 冷戰(zhàn)結束以來亞太安全局勢的復雜化
4.2.2 中國國防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的需要
4.2.3 烏克蘭軍事工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4.3 烏克蘭和中國軍事合作的障礙
4.3.1 烏克蘭和中國互信程度的降低
4.3.2 中國對外軍事技術依賴度的下降
4.3.3 第三方因素的影響
第5章 改善烏克蘭和中國軍事合作的對策建議
5.1 加強烏中兩國的戰(zhàn)略互信
5.2 尋找兩國軍事合作新的增長點
5.3 強化兩國軍事人員的交流和培訓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杰;;印度會迫于美國壓力放棄印俄軍事合作嗎[J];軍事文摘;2018年23期
2 羅豪;;新世紀俄印軍事合作初探[J];國際研究參考;2017年09期
3 李抒音;;對中俄軍事合作的歷史考察與思考[J];俄羅斯學刊;2016年03期
4 凌春霞;馬強;陳宇;;解析美日空軍合作最新動向[J];航空世界;2017年03期
5 張文杰;溫殿鋒;;深化我國國際軍事合作研究[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13年02期
6 張矚熹;陳依工;;淺析國際軍事合作中的后勤實踐[J];軍事歷史;2012年01期
7 福田保;邵鳴;;美國和中國與東南亞的軍事合作比較——權力轉移與軍事合作平衡[J];南洋資料譯叢;2012年04期
8 李海明;蒙古積極發(fā)展同西方的軍事合作[J];國際展望;1996年13期
9 鄭欣;;從“勇敢的麻雀”看德法軍事合作[J];世界知識;1987年21期
10 王亮;西德-美國的雙行道軍事合作綜述[J];世界導彈與航天;1988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建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中美軍事合作(1937—1945)[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馬偉寧;中美軍事合作:演變及其主要影響因素[D];復旦大學;2005年
3 于海濱;當代俄羅斯軍事外交理論與實踐研究[D];外交學院;2008年
4 張智丹;抗戰(zhàn)期間國民政府海外派兵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Alina Voloshyna(安林娜);冷戰(zhàn)結束以來的烏克蘭與中國軍事合作分析[D];山東大學;2019年
2 宋賽;中俄軍事合作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7年
3 涂義來(Eli Tirk);中印海上競爭背景下的中國向印度洋地區(qū)的軍火出口與軍事合作[D];南京大學;2018年
4 沈鶴;俄印軍事合作關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5 宋浩;淺析小布什政府時期美臺“軍事合作”[D];外交學院;2008年
6 楊子嘉;論打擊索馬里海盜國際軍事合作機制的構建[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唐超;冷戰(zhàn)后俄印關系發(fā)展的原因及其影響因素[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4年
8 袁楠;中國與巴基斯坦安全合作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年
9 王銓;中德軍事合作與國民政府的軍事現(xiàn)代化[D];天津師范大學;2008年
10 謝嘉偉;冷戰(zhàn)后俄羅斯對東亞軍售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903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89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