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主義視角下的中日關系:現狀與對策
【學位單位】:天津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06
【中圖分類】:D822.3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選題意義
二、研究現狀綜述
1、現實主義的視角
2、自由主義的視角
3、國內機制因素的視角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上篇 建構主義是觀察中日關系的重要理論工具
一、建構主義在研究國際關系中的價值
1、建構主義的基本理論
2、建構主義與其它主流國際關系理論的比較優(yōu)勢
二、中日關系的建構主義分析
1、中日關系現狀
2、中日關系現狀的建構主義分析
下篇 建構共有文化:改善中日關系的一種正確選擇
一、共有文化的概念及建構方式
二、影響中日共有文化形成的因素
1、歷史因素
2、中日現實利益爭端
3、美國因素或國際因素
三、對建構中日間共有文化的初步思考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銀亮;中日關系范式的建構主義分析——一項關于日本身份政治的議程研究[J];國際觀察;2003年04期
2 趙銀亮;中日關系范式的建構主義分析——一項關于日本身份政治的議程研究[J];日本問題研究;2004年01期
3 肖晞;;后冷戰(zhàn)時期的中日關系——三大理論范式的多重解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韓瑞;喬旋;;建構主義視角下的中日關系:現狀及其路徑分析[J];理論導刊;2008年03期
5 肖傳國;;日本“中國威脅論”的成因及消弭措施[J];和平與發(fā)展;2011年03期
6 呂乃澄;大平總理與21世紀的中日關系[J];世界歷史;1992年06期
7 高海寬;當前發(fā)展中日關系的主要課題[J];和平與發(fā)展;1996年03期
8 田培良;世紀之交的中日關系[J];當代亞太;1997年04期
9 王偉;面向未來 增進理解——“日本文化與中日關系”研討會側記[J];日本學刊;1997年03期
10 天凱;;處在轉折關頭的中日關系——訪日隨感[J];世界知識;2000年2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莫斌;論愛爾蘭根學派建構主義方法論的問題域[D];復旦大學;2011年
2 王卓婭;在方法論視域下的建構主義理性批判[D];復旦大學;2010年
3 王永強;人文意義的建構與生成[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4 任友群;現代教育技術的建構主義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趙蓉;論二語學習中的教師介入[D];復旦大學;2011年
6 林曉光;日本政府開發(fā)援助與中日關系[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7 侯德賢;冷戰(zhàn)后亞太地區(qū)中日關系與美國因素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靳瑩;結構主義視角下的化學概念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趙銀亮;東南亞區(qū)域制度變遷與對外政策相關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10 任娜;能源安全與當代大國關系[D];山東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鮑俊林;建構主義解析中日安全困境及其意義[D];延邊大學;2005年
2 肖瑤;中日關系中的“安全困境”問題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3 張勇;試論互聯網對中日關系的影響[D];外交學院;2005年
4 鄒貴福;符號互動論視角下的國家間互動[D];南京大學;2011年
5 吳健一;中日邦交正;詠淼闹腥贞P系及日本人的中國觀[D];暨南大學;2003年
6 蕭俊;日本侵華戰(zhàn)爭遺留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武向平;“吉田書簡”與戰(zhàn)后初期日本對華政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唐志欽;論建構主義理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王曉光;建構主義理論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冬青;試論建構主義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887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88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