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代》周刊看美國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gòu)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219.712;D82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蕾;;新聞媒體與國家形象的關(guān)系[J];青年記者;2008年34期
2 郭瑾;胡文娟;;跨文化傳播與國家形象的塑造提升[J];青年記者;2011年05期
3 周園;;奧運會報道和國家形象塑造[J];青年記者;2007年07期
4 石芳;韓向輝;;國際傳播與國家形象的提升[J];東南傳播;2007年08期
5 王惠生;李金寶;;體育傳播與國家形象塑造[J];傳媒觀察;2010年01期
6 黃智芳;;從“中國制造”淺談中國國家廣告[J];傳媒觀察;2010年04期
7 趙鑫;林茜;;探析新時期中國國家形象的影像化傳播策略——以北京申奧片、上海申博片和國家形象宣傳片為例[J];電視研究;2011年06期
8 楊冬云;;國家形象的構(gòu)成要素與國家軟實力[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9 曹辛;;以開放和透明提升海外國家形象[J];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26期
10 曹碧波;;媒體如何利用突發(fā)事件報道塑造國家形象[J];中國出版;2010年09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道明;;論中國國家形象及其構(gòu)建——兼析“和諧世界”外交理念[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8年
2 萬曉紅;;奧運報道與中國國家形象塑造[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3 倪建平;;國家形象塑造和中國對非洲政策:和諧文化傳播的視角[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7年
4 陳世瑞;;危機情境下的國家形象塑造——以汶川大地震中的國家形象塑造為例[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guān)系學科卷)[C];2008年
5 倪建平;;關(guān)于中國國家形象與外交政策的理論思考[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6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李愛暉;萬興偉;;國家形象構(gòu)建視域下重大突發(fā)事件報道與新聞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以汶川地震報道為例[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陳旭輝;;中國國家形象構(gòu)建中的媒介因素研究[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陳汝東;;論新媒體環(huán)境下國家形象傳播的宗教修辭策略[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諧社會與可選擇的現(xiàn)代性:新媒體與社會發(fā)展”新聞傳播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劉斌;杜婕;;北京奧運戰(zhàn)略與國家形象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法國尼斯大學MBA、旅游地產(chǎn)策劃專家 徐國輝;旅游:中國軟力量傳播的硬力量[N];中國旅游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田建明;陪阿尼帕媽媽拍攝“國家形象片”[N];中國民族報;2011年
3 特約撰稿 凌雨;中國海外營銷自己[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1年
4 藝延;文藝界人士呼吁:關(guān)注文藝作品中的國家形象[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5 本報記者 王永欽;滿足群眾需求 傳播國家形象[N];中國婦女報;2011年
6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尹鴻;電影要柔性塑造國家形象[N];人民日報;2009年
7 蘇麗萍;專家研討“文藝作品中的國家形象”[N];光明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郭人旗;打造“文化塔尖” 宣傳國家形象[N];中國文化報;2011年
9 石一寧;塑造國家形象 提升國家軟實力[N];文藝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孫崇鴿;反腐敗與國家形象[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勇;國家利益、意識形態(tài)與新聞理念的糾結(jié)[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陳世陽;國家形象戰(zhàn)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3 袁賽男;哲學視域下的國家形象建設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4 縣祥;當代中國國家形象構(gòu)建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5 王思齊;國家軟實力的模式建構(gòu)[D];浙江大學;2011年
6 艾小勇;重大事件中的國家形象塑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廉曉敏;俄羅斯國家形象的構(gòu)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胡斌;何以代表“中國”[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0年
9 李凱;全球性媒介事件與國家形象的建構(gòu)和傳播[D];復旦大學;2005年
10 于朝暉;整合公共外交[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玲玲;《人民日報》鏡像下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gòu)[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2 劉琨;中國電影中國家形象建構(gòu)的問題與策略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任彥;試論中國國家形象傳播[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董坤;公共危機中新聞媒體的國家形象建構(gòu)[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5 何亞倫;臺灣地區(qū)媒體對中國大陸國家形象之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6 甘露;從《時代》周刊看美國媒體對中國國家形象的建構(gòu)[D];南昌大學;2007年
7 程亞娜;傳媒在重大事件報道中提升國家形象的對策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8 常寧;印度主流英文報紙對中國形象建構(gòu)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9 李皓;論中國的和平發(fā)展與國家形象的優(yōu)化[D];湘潭大學;2010年
10 侯春鵬;中青年外交的理論、實踐與中國的戰(zhàn)略應對[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0年
本文編號:27608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760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