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及其對尼克松政府對華政策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1
【分類號】:D871.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慨;;基辛格與他的新著《論中國》[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2 李靜;譚舒;Aggie;Gary Hynson;Kenneth Hu;;“和諧 快速 活力”——基辛格的重慶印象[J];重慶與世界;2011年14期
3 ;媒體[J];今日中國(中文版);2011年07期
4 ;基辛格論中國[J];世界博覽;2011年12期
5 孫國維;;遁身有術,神秘客初訪神州[J];記者觀察(上半月);2011年08期
6 李智;;論約旦危機后美以關系的發(fā)展——兼論基辛格與羅杰斯對阿以沖突主導權的爭奪[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年08期
7 吳志菲;;傳奇的紅色外交家黃華[J];春秋;2011年04期
8 劉合波;;試析尼克松政府對1970年約旦危機的政策[J];歷史教學(下半月刊);2011年07期
9 戴聞名;左昊暢;;美國決策層的“克勞式思維”[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10 趙稷華;劉火雄;;改變世界的“上海公報”是怎樣談成的[J];文史參考;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吳學文;;外交之圣周恩來——學習科學發(fā)展觀、重讀“乒乓外交”史料的感受[A];中日關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總第101期)[C];2010年
2 朱芹;;周邊大國在交叉承認韓朝問題上的博弈[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一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9年
3 徐鴻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國際影響力——國際友人熱評新中國成立60周年[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4 王立新;;從歷史的角度看美國外交中的意識形態(tài)[A];北京論壇(2004)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多文化共存下的記憶與遺忘”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陶賦田;尼克松和基辛格“老謀失算”幫了越共[N];國防時報;2010年
2 羅柏特·布里格姆 周峰/編譯;基辛格最為全面的辯解[N];社會科學報;2003年
3 田薇;基辛格:歷史是最好的參照物[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楊冰;基辛格與重慶的“百歲約定”[N];重慶日報;2011年
5 程亞文(學者);學者與政治家之間[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6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jīng)濟研究所研究員 喬兆紅;“真正的蠢事是跟中國對著干”[N];文匯報;2011年
7 孫西輝;基辛格《論中國》揭開中美關系之謎[N];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記者林川;基辛格說歐美不應對抗[N];人民日報;2003年
9 ;美國反思越戰(zhàn),基辛格說低估對手怨自己[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10 本報記者 康慨;美英媒體關注基辛格新著《論中國》[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笑;美國—北越巴黎談判與越南戰(zhàn)爭的終結(1969-1975)[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成至;1969—1972年中美緩和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趙璐;尼克松政府歐洲安全政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黃仁國;政治、經(jīng)濟與教育的三向互動[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漆海霞;國際軍事沖突調停的三種策略效果比較[D];清華大學;2007年
6 張潤;毛澤東聯(lián)美抗蘇戰(zhàn)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智;美國中東政策研究(1967-1974)[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譚笑;“遏制”戰(zhàn)略再審視:從卡特到布什—冷戰(zhàn)時期美國國家安全戰(zhàn)略研究(1977.1-1991.12)[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9 張威;1971年南亞危機與美巴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劉卿;論國際軍控斗爭的性質[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雪;基辛格的外交思想及其對尼克松政府對華政策的影響[D];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1年
2 湯春松;尼克松總統(tǒng)(1969-1974)的中國觀[D];安徽大學;2010年
3 黃晨曦;試析美國尼克松政府與聯(lián)邦德國“新東方”政策(1969-1974)[D];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4 胡石磊;論冷戰(zhàn)時期基辛格的核戰(zhàn)略思想[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徐皓;大國和領袖 戰(zhàn)爭與和平[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趙文杰;尼克松時期限制戰(zhàn)略武器談判研究(1969-1972)[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7 羅金平;試論尼克松時期美國政府對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1969-1972)[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8 陳雪;尼克松政府對菲律賓的政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楊松;尼克松政府就業(yè)培訓政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愛雪;尼克松政府援助伊朗政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098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70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