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近代中日修改不平等條約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12:42
【摘要】: 19世紀中葉,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武力進攻或武力威脅下,中日兩國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面臨著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機。為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中日兩國政府及民眾掀起了持續(xù)不斷的廢約運動。本文就兩國廢約運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比較和論述。 文章首先簡要回顧了兩國不平等條約體系產生的背景及形成過程,并就兩國不平等條約的異同進行了比較。英國是打開中國國門的急先鋒。1840年中英鴉片戰(zhàn)爭的結果是,中國被迫與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簽訂了以《南京條約》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此后不平等條約在中國不斷擴展,一直延續(xù)到一戰(zhàn)時期。近代中國先后同西方22個國家簽訂了745個不平等條約,形成了內容龐雜的不平等條約體系。中國不僅被迫多次割地賠款,而且喪失了司法、關稅、內河航運等諸多國家權益,成了一個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的半殖民地國家。美國是打開日本國門的急先鋒。以1854年日美《神奈川條約》為開端,日本也被迫先后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14個列強簽訂了20多個不平等條約,陷入了不平等條約的羅網之中。由于中日兩國的戰(zhàn)略地位、面臨的主要對手、簽約的背景及過程、中日兩國政府對待不平等條約的態(tài)度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兩國不平等條約體系的內容、危害及影響等也存在著諸多差異。 為擺脫不平等條約的束縛,中日兩國政府及民眾的廢約運動也隨之展開。文章第二部分著重就兩國廢約運動的背景、歷程、成效等進行了深入的比較研究。在中國,晚清政府便唱響了修約的序曲,隨后北京政府折沖樽俎,南京政府繼之努力使修約得以柳暗花明,到1943年基本完成了修約任務。日本在幕府時期就做了一系列的修約準備,明治政府成立后也把修約作為首要的外交課題并為此作了充分地準備。在歷屆外相鍥而不舍的努力下,1911年完成了修約任務。兩國政府對待修約的不同態(tài)度、國力的差別及國際局勢等諸多因素,決定了兩國在修約背景、歷程及效果等方面的差異。與日本相比,中國的修約歷程不僅起步較晚,過程漫長,而且呈現(xiàn)出明顯的階段性。同時,兩國在修約的策略、對列強的態(tài)度等方面有著一些相似之處。 文章第三部分主要從修約前提、不平等條約體制、修約阻力及修約外交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導致兩國修約差異的深層次原因,并進而指出這是由多種歷史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通過對近代中日兩國修約的比較研究,可得出以下啟示:實力是對外交涉的基礎,只有不斷地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才能在對外交涉中建立平等地對話關系;在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只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外交政策并運用靈活多變的外交策略和談判技巧,才能有效地維護國家利益;充分掌握和運用國際法理論,才能有理有節(jié)地處理好中外糾紛。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829.7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莫翔;;美國、日本的東亞政策與東亞現(xiàn)代國際體系[J];太平洋學報;2011年06期

2 黃莉娜;;中國與東盟能源安全合作的障礙與前景[J];北方法學;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馬自毅;;簡論近代中國主權意識的萌生和發(fā)展[A];近代中國(第十四輯)[C];2004年

2 張勉勵;;關于新中國處理中英舊條約之初探[A];當代中國成功發(fā)展的歷史經驗——第五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瑾;;二三十年代“上海模式”對重慶城市的沖擊芻議[A];歷史科學與城市發(fā)展——重慶城市史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陳喜峰;;世貿組織憲法化與歐盟憲政:基于憲法合法性的比較[A];《WTO法與中國論壇》文集——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年會論文集(五)[C];2007年

5 顏其德;;南極洲領土主權與資源權屬問題研究[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劉艷;安成日;;試論中日甲午戰(zhàn)爭與東亞宗藩朝貢體系的解體[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二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黃泳;歐美意見難統(tǒng)一[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2 孔江;中俄關系視野下的俄國漢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3 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 秋風;100年中的30年[N];中國經營報;2008年

4 韓東育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關于東亞研究的新思考[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新華;“安靜的大國”正著手新的戰(zhàn)略調整[N];中國經濟導報;2006年

6 記者 嚴明;中國呼吁維護全球戰(zhàn)略穩(wěn)定[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7 劉長虹;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面臨挑戰(zhàn)[N];解放軍報;2002年

8 ;中國和加拿大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N];人民日報;2005年

9 記者吳志華;國際裁軍研討會在北京舉行[N];人民日報;2002年

10 孫芳華;中國眼鏡業(yè)渴盼自主品牌[N];江蘇經濟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育梅;晚清對外貿易法律制度的演變與透視[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2 單冠初;南京國民政府收復關稅自主權的歷程[D];復旦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英;近代中日修改不平等條約的比較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年

2 路偉;日本與近代東北亞國際體系的轉型[D];吉林大學;2005年

3 洪燕;同治年間《萬國公法》在中國的傳播和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萍;論聯(lián)邦德國的新東方政策及其中的蘇聯(lián)因素[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秀俊;1874年日本侵臺期間英國的調停活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宋自立;費正清的中西關系史研究及其“沖擊—反應”模式[D];山東大學;2008年

7 趙賀;京都議定書下清潔發(fā)展機制初探[D];外交學院;2008年

8 文萍;論多邊貿易體制與環(huán)境貿易措施的法律協(xié)調[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9 陳積;知識產權侵權法律適用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張洪武;民族主義與領事裁判權——以法權會議為個案分析[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

本文編號:262472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62472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494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