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zhàn)后英國均勢外交政策在法國安全問題上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20-02-25 16:05
【摘要】:英國“均勢外交”政策的含義是英國為了維護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歐洲大陸的列強彼此牽制和相互爭奪,防止一國稱霸歐洲。實質是由英國操縱歐洲的政治天平,維護英國在歐洲大陸及海外利益,保持英國的海上霸權。 本文將試圖從一戰(zhàn)后法國安全問題著手,詳細闡述法國尋求安全過程中的種種努力,在此過程中英國政府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保持歐洲均勢在外交方面的縱橫捭闔,使讀者清楚的看到英國傳統的均勢外交政策在一戰(zhàn)后十年間的充分運用與展示。 第一章,主要闡述了英國傳統的均勢外交政策的形成過程,以及在一戰(zhàn)后面臨嚴峻的歐洲安全問題時英法兩國不同的外交立場; 第二章,闡述了法國一戰(zhàn)后尋求安全的最初試探,即依靠英美等大國進行保障和與周邊小國結盟,法國鋌而走險,英國不愿看到法國獨大而德國被過度打壓的狀態(tài),英國出于自身不良好的狀態(tài)及傳統的均勢政策,趁機孤立和打壓法國,使法國尋求安全的第一次努力失敗;結盟政策失敗后,法國轉向國聯尋求集體安全,首先是希望在國聯范圍內得到大國的條約保障,英國尋找借口拒絕;法國尋求集體安全最接近成功的重大事件就是簽訂《日內瓦議定書》,但最終也付諸東流了,原因也是英國在經過長期的深思熟慮之后予以了拒絕,原因除了有國內的、國際的,主要還是均勢外交政策的影響; 第三章,為了安撫法國,英國積極倡導簽訂了《洛迦諾公約》,表面上積極支持德法和解、保障法國安全,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解決安全問題,只是英國均勢外交政策和戰(zhàn)后“和平戰(zhàn)略”的繼續(xù);緊接著以裁軍和非戰(zhàn)為主要內容的1928年《非戰(zhàn)公約》幾乎是法國和英國在安全問題上的終極較量了,法國似乎已經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而英國的均勢外交政策也已經運用的駕輕就熟,但安全問題依然沒能徹底解決,并且二戰(zhàn)也越來越近了。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829.561
本文編號:2582767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829.5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作奎;試論英國在魯爾危機中的對法政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時殷弘;舊歐洲的衰頹──論兩戰(zhàn)之間的英法外交與國際政治[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3 王振亞;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的法國安全政策評析[J];法國研究;2001年02期
4 陶樾;兩次大戰(zhàn)期間英國的外交政策與歐洲均勢[J];世界歷史;1980年03期
5 羅會鈞;兩次大戰(zhàn)之間法國謀求安全嘗試的外交失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06期
6 揭書安;;1920—1925年英國對法國政策淺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7 吳曉奎;試論兩戰(zhàn)之間的英、法對外政策[J];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07期
8 馮梁;洛迦諾會議的起源──英國、德國和法國的安全問題[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3期
9 朱立群;魯爾占領──二十年代法國外交政策的重要轉折點[J];史學集刊;1994年02期
10 吳繼德;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歐洲外交的歷史教訓[J];思想戰(zhàn)線;1982年05期
,本文編號:2582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58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