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國際利益格局調整與國際秩序轉型

發(fā)布時間:2019-10-13 00:33
【摘要】:中國崛起及其導致的國際力量對比變化是影響當今國際秩序轉型的主要因素。然而,探討國際秩序轉型不能僅僅關注實力結構的變化或大國之間的實力較量,更要聚焦于國際利益格局的再調整這一深層問題。國際利益格局是主要大國在競爭與合作中協(xié)調和分配彼此利益形成的安排,是構成國際秩序的重要維度。在穩(wěn)定有效的國際秩序下,體系的實力對比與利益格局之間存在動態(tài)平衡和相互匹配關系。隨著國際力量對比的持續(xù)變化和新興國家利益訴求的日益增多,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明顯面臨國際利益格局再調整受阻的困境,無法根據國際政治現(xiàn)實的變化實現(xiàn)自我調整。中國既是當今國際秩序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受益者,也受到利益格局中諸多不合理要素的制約,影響到中國實現(xiàn)和維護自身正當合理的國家利益。因此,中國應在繼續(xù)參與和融入國際社會的前提下,積極主動而又循序漸進地推動國際利益格局的良性調整。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5CGJ03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8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謝世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與投票權改革[J];國際經濟評論;2011年02期

2 江憶恩;;中國對國際秩序的態(tài)度[J];國際政治科學;2005年02期

3 閻學通;;權力中心轉移與國際體系轉變[J];當代亞太;2012年06期

4 蒲曉宇;;中國與國際秩序的再思考:一種政治社會學的視角[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0年01期

5 秦亞青;;國際體系的延續(xù)與變革[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劉豐;;國際體系轉型與中國的角色定位[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翠;;從互動理論的視角淺析中國與國際秩序的關系[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2 金燦榮;劉世強;;延續(xù)與變革中的國際體系探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04期

3 熊光清;;全球公民社會的發(fā)展對國際體系變革的影響[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年04期

4 姜宅九;;中國參與六方會談:斡旋角色與前景[J];當代亞太;2007年02期

5 李志斐;;東亞安全:合作模式與結構[J];當代亞太;2010年06期

6 魯傳穎;;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國參與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目標和路徑——以中國參與IMF改革為例[J];東南亞縱橫;2011年08期

7 關孔文;;后危機時代國際體系的延續(xù)與變革——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視角[J];法制與社會;2012年15期

8 周建仁;;同盟解體的研究:回顧與評析[J];國際論壇;2012年04期

9 楊原;孫學峰;;崛起國合法化策略與制衡規(guī)避[J];國際政治科學;2010年03期

10 吳白乙;;公共外交——中國外交變革的重要一環(huán)[J];國際政治研究;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楊原;;大國崛起進程中的合法化策略與制衡規(guī)避[A];國際關系研究:新領域與新理論——2010年博士論壇[C];2010年

2 陳拯;;內發(fā)的變革:中國與國際人權規(guī)范[A];中國國際關系理論的建設:借鑒與創(chuàng)新——2011年博士論壇[C];2011年

3 李侃;;隱晦的沖突及其未來——淺析中國對外戰(zhàn)略中“理想世界”的存在與可能[A];國際關系研究:新發(fā)展與新問題——2012年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余博聞;;新興大國與全球經濟治理領導集團改革:變量和趨勢[A];國際關系研究:新發(fā)展與新問題——2012年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王龍林;;新殖民主義?中國介入如何影響非洲國家民主進程[A];第八屆珞珈國是論壇論文集[C];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春怡;東亞地區(qū)規(guī)范對比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2 季玲;情感、身份確認與社會身份的再生產[D];外交學院;2011年

3 劉文波;當代國際體系轉型與中國崛起互動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明庭權;中國和平發(fā)展進程中的臺灣問題[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楊曉萍;中國外交中的觀念因素[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6 王道云;八國集團國際協(xié)調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田建明;中國軟實力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林永亮;東亞主權觀念:生成方式與秩序意涵[D];山東大學;2012年

9 楊耕;冷戰(zhàn)后國際體系單極主導型權力模式探析[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馬軼倫;制度主義視角下的東亞國際體系轉型[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彬;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戰(zhàn)略文化[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許妍;中美兩國媒體對胡錦濤訪美報道分析(以2006年和2011年為例)[D];復旦大學;2011年

3 林逢春;解讀中國的國際諾言—“負責任大國”的內涵[D];暨南大學;2006年

4 李志強;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的選擇[D];外交學院;2007年

5 任航v,

本文編號:25483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5483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a61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