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一以來德國外交政策“正常化”的概念
[Abstract]:In this paper, I examine the use of the concept of normalcy in the German foreign policy debate since reunification. In the early 1990s, left-wing intellectuals such as Eugene Habermas tended to criticize the idea of "normalization" and preferred a form of German exceptionalism based on responsibility for previous Nazi periods. A foreign policy based on the idea of normalcy is first and foremost linked to the frequent use of military power, which is advocated by the right and opposed by the left. Therefore, "normalization" became synonymous with alliance ability. In the mid-1990s, however, some social Democrats, such as Egon Barr, began to use the concept of "normalization" to refer to a foreign policy based on sovereignty and the pursuit of national interests. A realis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rmalisation" of foreign policy in Germany and a consensus have not been enough to capture the complex transformation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in foreign policy since reunification.
【作者單位】: 歐洲對外關(guān)系理事會;南開大學(xué);
【分類號】:D851.6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德國[J];健康;2010年01期
2 宋清華;;默克爾的德國思維[J];東西南北;2010年03期
3 周安平;;德國人的“方”腦袋[J];領(lǐng)導(dǎo)文萃;2010年15期
4 游子;;德國人也吃“大鍋飯”[J];出國與就業(yè);2000年22期
5 冰花;桑弧;;燕莎商圈——北京城中的德國城[J];北京紀(jì)事;2003年Z7期
6 曉雨;;德國移民法日益嚴(yán)苛 外國移民將會越來越少[J];僑園;2008年06期
7 汪永晨;;為河說話的德國人[J];政府法制;2009年10期
8 夏愛華;;我為半杯水向德國人道歉[J];政府法制;2010年29期
9 柴金如;;漫談德國統(tǒng)一五年[J];世界知識;1996年01期
10 ;德國人總愛管“閑事”[J];廣西經(jīng)貿(mào);1999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文紅;;浴火重生:德國左翼黨的前世與今生[A];“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21世紀(jì)初政黨發(fā)展與變革”全國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俞吾金;;訪德散記[A];時代與思潮(5)——文化傳統(tǒng)辨證[C];1991年
3 代俊蘭;樊紅敏;;人類解放與社會批判——《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xué)批判導(dǎo)言》解讀[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年
4 李潔宇;;論自尊心、恐懼感和國家間關(guān)系——以以德關(guān)系為例分析國際政治中的理性和感情因素[A];國際關(guān)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5 連玉如;;中國與德國的“天然盟友”關(guān)系芻議[A];北京論壇(2008)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文明的普遍價值和發(fā)展趨向:“世界政治變遷與文明的互動”國際關(guān)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沛灝;德國禁煙效果何以如此明顯[N];中國改革報;2008年
2 邢世嘉;向往失業(yè)的德國人[N];中國民族報;2003年
3 本報駐德國記者 顧鋼;不知過去 怎卜未來[N];科技日報;2007年
4 記者 王懷成;德波關(guān)系再起波瀾[N];光明日報;2006年
5 呂鴻;德國何來“貧窮”問題[N];人民日報;2006年
6 劉林森;德國: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容易[N];中國社會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呂鴻 劉華新 新華社記者 明金維 班瑋;做大合作共贏的“蛋糕”[N];人民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馮潔;體會中國成長的煩惱[N];中國經(jīng)濟導(dǎo)報;2008年
9 馮武勇;施羅德似乎挺不住了,放風(fēng)要下野[N];新華每日電訊;2005年
10 本報駐柏林記者 王懷成;德國用制度規(guī)范養(yǎng)狗行為[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5條
1 韋幼蘇;德國左翼黨研究[D];南開大學(xué);2012年
2 鞠維偉;英國二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初期處置德國的政策研究(1943-1949)[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周云紅;美國、德國和瑞典的社會政策建設(shè)及啟示[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4 張應(yīng)峰;中國式抵抗:高密阻路運動的歷史人類學(xué)考察(1899-1900)[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2年
5 和春紅;法德和解與歐洲一體化[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暢;跨文化交際視域下的德國人形象探微[D];黑龍江大學(xué);2012年
2 沈辰成;別理德國人?美國對德反親善政策探微,,1944-1945[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3年
3 張曉;試析冷戰(zhàn)后德國軍隊域外行動的動因與困境[D];外交學(xué)院;2013年
4 葛德水;當(dāng)代白俄羅斯與德國關(guān)系研究[D];外交學(xué)院;2010年
5 王競楠;德國標(biāo)準(zhǔn)化與德國崛起[D];山東大學(xué);2013年
6 邵繼娜;德國穆斯林移民族群及其社會融合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7 陳雷;新德國的外交形象[D];電子科技大學(xué);2008年
8 趙月;德國宗教多元化的歷史與現(xiàn)實[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9 趙剛;冷戰(zhàn)后德國安全戰(zhàn)略理論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2005年
10 徐帥;德國對外發(fā)展援助的歷史與現(xiàn)狀[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23407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34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