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地帶、帝國威望與意識形態(tài)——中國地緣戰(zhàn)略傳統(tǒng)及其效應
[Abstract]:China has a rich geo-strategic theory and practice tradition. In the chao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old dynasty, China's geo-strategic tradition wa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f numerous power contenders to seek, occupy and exploit the territory and space with geopolitical advantag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dominating the world. In order to meet the foreign military challenge, China's geo-strategic tradition is divided into offensive strategy (military expedition aimed at territorial control) and defense strategy (using geography to implement overall defense).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the surround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China's geo-strategy embodies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means to maintain the prestige of the empire, to create the sphere of influence and to shape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tributary system). The existence of anti-geopolitical tradition also makes the ideological factors have a deep influence on China's foreign strategic practice for a long time. Th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of China's geo-strategic tradition mainly includes: first,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tability of domestic order; second,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balanced application of hard and soft means to build the surrounding security environment; and thirdly, In order to create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we mus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value culture.
【作者單位】: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戰(zhàn)略與安全研究所國際安全研究中心;
【分類號】:D8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朝華;20世紀世界地緣戰(zhàn)略格局的歷史回顧[J];國防科技;2001年02期
2 王朝華;21世紀地緣戰(zhàn)略格局展望[J];國防科技;2001年03期
3 何道隆;論印度“地緣戰(zhàn)略國”的地位與作用[J];南亞研究季刊;2002年03期
4 寇立研;;近觀美國地緣戰(zhàn)略走勢[J];現代軍事;2003年05期
5 林利民;當前世界地緣戰(zhàn)略態(tài)勢及其前景[J];現代國際關系;2004年01期
6 林利民;“9·11”以來美國地緣戰(zhàn)略的調整及其影響[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05期
7 烏爾麗克·居羅特,安德烈亞·維特,劉可揚;歐洲的新地緣戰(zhàn)略[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5年06期
8 李靖X ,劉立群;新地緣戰(zhàn)略背景下的歐美關系[J];歐洲研究;2005年04期
9 陳向陽;亞太地緣戰(zhàn)略新態(tài)勢與中國安全[J];太平洋學報;2005年01期
10 陳向陽;;亞太地緣戰(zhàn)略新格局與中國安全[J];亞非縱橫;200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緝思;;“西進”,中國地緣戰(zhàn)略的再平衡[A];共識(2012秋刊08)——創(chuàng)新邊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C];2013年
2 張國良;;從朝鮮戰(zhàn)爭看美國歐亞大陸地緣戰(zhàn)略[A];紀念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論文集[C];2003年
3 徐勇;;釣魚島:東亞歷史與地緣戰(zhàn)略關系再探討[A];中國抗戰(zhàn)與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下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聽昌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地緣戰(zhàn)略地位的變遷”負責人、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國地緣戰(zhàn)略地位的歷史變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2 馬榮升;中國地緣戰(zhàn)略:陸海統(tǒng)籌實力制衡[N];中國國防報;2013年
3 王湘穗;中國地緣戰(zhàn)略:推進東亞整合[N];21世紀經濟報道;2004年
4 記者 尚文超;北極地區(qū)成為全球地緣戰(zhàn)略競爭新熱點[N];光明日報;2014年
5 記者 陳曉晨 實習記者 孫文竹;美國對亞洲軍售:利益集團與地緣戰(zhàn)略的混血兒[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6 香港《亞洲時報》 本報特約編譯 郭宣;不同地緣戰(zhàn)略目標匯聚老撾[N];世界報;2010年
7 高華;歐洲地緣戰(zhàn)略結構變化及對我國安全影響[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8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 張驍虎;東北亞無法建立均勢格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9 李娜;美國將非洲變成地緣戰(zhàn)略不動產[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10 于山娟;美國真的衰落了嗎?[N];國防時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曲恩道;美國奧巴馬政府南海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2 劉丹;當代俄羅斯黑海地緣戰(zhàn)略環(huán)境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3 鞠海龍;中國走向海洋“雙區(qū)雙點”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志財;崛起視角下中國的地緣環(huán)境及地緣戰(zhàn)略[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陳安勇;中國現實地緣戰(zhàn)略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3 郭明輝;中國在中亞的地緣戰(zhàn)略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4 邱佳珩;奧巴馬政府對華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任雙平;印度的中亞地緣戰(zhàn)略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6 戴鵬;中國周邊地緣戰(zhàn)略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7 何火萍;冷戰(zhàn)后中日兩國東南亞地緣戰(zhàn)略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遲殿堂;21世紀前期中國周邊地緣戰(zhàn)略重點初探[D];暨南大學;2004年
9 李曼;日本的島國地位及其地緣戰(zhàn)略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趙建綱;冷戰(zhàn)后中印地緣戰(zhàn)略關系中的美國角色分析[D];山西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325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23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