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薩清真寺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的地位和影響
[Abstract]:Al-Aqsa Mosque is the third largest Mosque in Islam after Mecca Ban Temple and Medina Temple, and enjoys a high status in the eyes of Muslims in the world. A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millennia tradition of Arab-Islamic culture on Palestinian land, the Al-Aqsa Mosque is the core interest of the Palestinian State,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Is its inalienable sacred territory. Israel's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United Nations resolutions on the Israeli-Palestinian dispute and its withdrawal from the Palestinian territory, including Jerusalem, are the key to achieving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Without the Al-Aqsa Mosque, there would be no Palestine, without the tranquillity of the Al-Aqsa Mosque, there would be no lasting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Therefore, the Al-Aqsa Mosque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the Middle East peace process.
【作者單位】: 西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科研基地重大項目“當代中東伊斯蘭中間主義思潮與中國伊斯蘭教的和諧發(fā)展”(項目編號:11JJD810002) 西北民族大學“中東文化研究科研創(chuàng)新團隊支持計劃”項目(項目編號:XBMUCXTD-2011-4)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815.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京烈;;巴以沖突:理論構(gòu)建與前瞻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1期
2 楊陽;馮帥鵬;;阿克薩清真寺宗教和政治功能解讀[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忡;阿拉伯文學對中世紀歐洲的影響[J];阿拉伯世界;1999年04期
2 尚勸余;伊斯蘭遠征動因試析[J];阿拉伯世界;2000年02期
3 王有勇;阿拉伯貨幣的發(fā)展(二)[J];阿拉伯世界;2000年03期
4 王成娟;阿拉伯人是一個民族嗎?[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5 戴曉琦;埃及社會保障制度的出現(xiàn)及特征(上)[J];阿拉伯世界;2003年01期
6 國少華;阿拉伯語傳播原因探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7 王微;淺析佛教和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差異[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8 李衛(wèi)華 ,焦玉奎;美國中東政策的緣起——羅斯福對戰(zhàn)后中東的構(gòu)想及其影響[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9 王俠;時代變遷中的沙特阿拉伯——9·11的后沙特內(nèi)政外交[J];阿拉伯世界;2004年05期
10 祁學義;;從伊斯蘭史上的著名清真寺看清真寺功能的多樣性[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車效梅;;中東國家的教育:發(fā)展和局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潘世杰;;回族飲食文化禁忌理念解讀[A];中國回商文化(第二輯)[C];2009年
3 朱威烈;;伊斯蘭文明與世界[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7年度)(世界經(jīng)濟·國際政治·國際關系學科卷)[C];2007年
4 張來儀;;扎吉德:俄國穆斯林民族的教育改革[A];第九屆中國世界民族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5 康保成;;佛教與中國皮影戲的發(fā)展[A];《中國木偶皮影》總第3期[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忠杰;《古蘭經(jīng)》注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董曉佳;帝國秩序的重建[D];南開大學;2010年
3 曹華;巴勒斯坦—以色列水爭端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4 韓曉東;中國與蘇丹石油合作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張燕軍;二戰(zhàn)后中東地區(qū)的軍備競賽與軍備控制[D];西北大學;2011年
6 楊濤;西歐穆斯林:困境與回應[D];西北大學;2011年
7 李延長;后冷戰(zhàn)時期俄羅斯的中東政策與個案分析[D];西北大學;2011年
8 李健彪;近代西北回族社會變遷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金榮洲;7-9世紀中外司法制度比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朱鳴華;愛者無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祁遠;阿拉伯共產(chǎn)主義運動初探[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立;影響以色列和土耳其關系的因素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申健;巴以問題:困境與出路[D];湘潭大學;2010年
4 張丹;《古蘭經(jīng)》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琳琳;黎巴嫩女作家哈南·謝赫小說《澤赫拉的故事》的女性主義解讀[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6 余穆諦;云南清真寺建筑及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7 胡瑞安;波斯薩珊王朝的馬茲達克運動[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毛佳鵬;中世紀地中海地區(qū)“紙張”的更替與跨文化互動[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雪;蘇聯(lián)中東政策的調(diào)整及實踐(1954-1956)[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馮q,
本文編號:22194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219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