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與國際和平與安全的維護
[Abstract]:In its 70 years of existence, the United Nations has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especially in the areas of mediation and mediation of conflicts, the dispatch of peacekeeping forces,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norms,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different actor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situa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 the means and ways of maintaining peace and security of the United Nations have also changed.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human secur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peace and security. In addition to traditional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preventive diplomacy, the enforcement of peace, peace-building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have become multidimensional aspects of the United Nations. Political and judicial involvemen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role of regional organizations has increased as a component of integrated peace operations. Although the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limited and controversial, it remains irreplaceable in addressing new global security threats, fostering global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partnership and advancing a culture of peace and the build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It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and supported by the majority of member States. China supports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field of peace and security, has gradually expanded its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Nations, and has completed the transition from passive and simple participation to active and constructive participation. And pledged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研究所;
【分類號】:D813.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東燕;聯(lián)合國的安全觀與非傳統(tǒng)安全[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鈕維敢;;論全球化中的中國文化安全與應對戰(zhàn)略[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石逢健;鈕維敢;;“透視”文化全球化拓展中國文化安全國際空間[J];兵團黨校學報;2010年01期
3 向凌;;反思與超越:國際法學研究范疇的法理學解讀[J];長沙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4 唐圣華;;論GATS體制下我國服務貿(mào)易的發(fā)展[J];財經(jīng)政法資訊;2008年01期
5 蔡拓;聯(lián)合國改革的指向與中國的選擇[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5年02期
6 趙剛;美國對華戰(zhàn)略思維與中美關(guān)系走勢[J];當代亞太;2004年10期
7 潘亞玲;;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戰(zhàn)略轉(zhuǎn)變的根本邏輯與手段——兼論奧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J];當代亞太;2010年03期
8 石逢健;鈕維敢;;“透視”文化全球化拓展中國文化安全國際空間[J];大連干部學刊;2010年01期
9 李英桃;;對“中國七省市高校學生安全觀調(diào)查”的社會性別分析[J];婦女研究論叢;2009年05期
10 齊琳;國內(nèi)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研究述評[J];國際關(guān)系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徐婷;;自由制度主義國際合作理論的成就與不足——以國際氣候變化合作制度為例[A];國際關(guān)系研究:合作理論及爭鳴——2008年博士論壇[C];2008年
2 高輝;;建國以來中國對聯(lián)合國的認識及行動選擇[A];新中國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坤洋;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安全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孫靜;中俄在中亞的共同利益及其實現(xiàn)機制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云亨;中國能源安全中的美國因素[D];復旦大學;2011年
4 蘇曉宏;變動世界中的國際司法[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貴洪;超越均勢[D];復旦大學;2004年
6 凌金鑄;知識產(chǎn)權(quán)因素與中美關(guān)系:1989-1996[D];蘇州大學;2005年
7 陳東曉;全球化下的聯(lián)合國安全制度改革[D];復旦大學;2006年
8 陳泰鋒;世界貿(mào)易體制的博弈論[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禹守根;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考察[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鈕維敢;東亞冷戰(zhàn)遺留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紫翔;全球治理視野下的國內(nèi)政府機構(gòu)改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湯希;中國對東南亞地區(qū)軟實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李青;論中國軟性國際政治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D];湘潭大學;2010年
4 譚文劍;武力打擊索馬里海盜的國際法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黃艷;冷戰(zhàn)后中國東亞多邊外交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江文彬;中日關(guān)系中的安全困境及其緩解之策[D];暨南大學;2011年
7 曲鵬飛;中國共產(chǎn)黨戰(zhàn)略文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8 陳義政;中國軟力量的現(xiàn)狀與塑造[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茅健飛;世界銀行與中國低碳經(jīng)濟發(fā)展[D];復旦大學;2011年
10 李燕星;“人的安全”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D];復旦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跡 ,王家鵬;這是一個保衛(wèi)和平的進程——聯(lián)合國官員談國際和平年[J];w蕓,
本文編號:21205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12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