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中西邊疆研究的差異性對中國邊疆研究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8-06-16 06:25

  本文選題:中西邊疆研究 + 差異性 ; 參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摘要】:從中西涉及邊疆的研究成果來看,西方邊疆研究偏向理論及觀點的論證,如相互邊疆理論、沖擊—反應模式、心臟地帶理論、高邊疆理論;中國邊疆研究則偏向?qū)W科的建構(gòu),如邊疆學、邊政學、邊防學、邊安學,這種差異性對解決中西邊疆問題產(chǎn)生了不同的影響。從邊疆具體問題入手進行歷時性與共時性相結(jié)合的研究,在解決邊疆諸多問題的基礎(chǔ)上,形成對邊疆問題的共識和解決方案并提升為中國邊疆理論則是當前中國邊疆研究的方向。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a and the West concerning the frontier, the research of the western frontier is biased towards the theory and argument of the viewpoint, such as the theory of mutual frontier, the mode of impact-reaction, the theory of the heartland, the theory of the high frontier,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rontier is biased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ipline. Such as frontier science, frontier politics, frontier science, border security study, this differe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ese and Western frontier has different influence. On the basis of solving many problems in the border areas, the study of the combination of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nature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pecific problems in the frontier areas. It is the direction of Chinese frontier research to form a common understanding and solution to the frontier problem and upgrade it to the theory of Chinese frontier.
【作者單位】: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暨民族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古絲綢之路與新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民族關(guān)系比較研究”(14XMZ002)
【分類號】:D80;D82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世明;;拉鐵摩爾及其相互邊疆理論[J];史林;2011年06期

2 韓彬;;“高邊疆”戰(zhàn)略與格雷厄姆[J];世界知識;1985年14期

3 吳楚克;;試論中國邊疆政治學與邊政學、民族學的關(guān)系[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余瀟楓;徐黎麗;;“邊安學”芻議[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5 徐黎麗;楊朝暉;;論文化戍邊[J];新疆社會科學;2013年03期

6 馬大正;;略論中國邊疆學的構(gòu)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德剛 ,趙偉明;中東棋盤上的伊拉克戰(zhàn)略地位淺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5期

2 馮帥鵬;;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的地緣政治學探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05期

3 趙葆珉;;均勢外交與美國中東政策的困境[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02期

4 于沛;對近代大國崛起的文化思考[J];北方論叢;2005年01期

5 瞿林東;;前提和路徑——關(guān)于中國史學進一步走向世界的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6 劉少虎;;歷代屯墾績效對民國新疆的中華民族認同影響研究[J];保山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7 李宏偉;佟訓舟;;拉鐵摩爾的“中國情結(jié)”[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李宏偉;佟訓舟;;從特納到拉鐵摩爾——邊疆史研究的發(fā)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9 特力更;張驍;;旅游經(jīng)濟對少數(shù)民族游牧文化的影響分析——以蒙古族游牧文化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10期

10 張才圣;;從民族主義看二戰(zhàn)后德國統(tǒng)一[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原祖杰;;在工業(yè)化的陰影里:19世紀后期美國農(nóng)民的困境與抗議[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與轉(zhuǎn)機——對現(xiàn)實問題的歷史反思”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2 付成雙;張聚國;陳志堅;丁見民;;北美現(xiàn)代化模式簡論[A];現(xiàn)代化的特征與前途——第九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王銘銘;;民族地區(qū)人類學研究的方法與課題[A];邊疆發(fā)展中國論壇文集(2010)·發(fā)展理念卷[C];2010年

4 李鴻賓;;當代民族關(guān)系的模式、成因與境遇——“二元制”與“民族—國家”模式構(gòu)建下族群關(guān)系的思考[A];邊疆發(fā)展中國論壇文集(2010)·發(fā)展理念卷[C];2010年

5 袁劍;;清代中國的“邊疆性”及其現(xiàn)代意義[A];邊疆發(fā)展中國論壇文集(2010)·發(fā)展理念卷[C];2010年

6 徐新建;;牧耕交映:從文明的視野看夷夏[A];游牧文化與農(nóng)耕文化——人類學高級論壇2009卷[C];2009年

7 趙江波;榮小雪;;杜黑軍事技術(shù)思想的哲學意蘊[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shù)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13年

8 石海明;曾華鋒;;科技進步視角下的網(wǎng)絡空間國家安全戰(zhàn)略[A];第四屆全國軍事技術(shù)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13年

9 趙旭東;;從社會轉(zhuǎn)型到文化轉(zhuǎn)型——當代中國社會的特征及其轉(zhuǎn)化[A];社會轉(zhuǎn)型與文化轉(zhuǎn)型——人類學高級論壇2012卷[C];2012年

10 胡玉春;;邊緣地帶文化互動的歷史記憶——以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為例[A];論草原文化(第九輯)[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世明;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匈奴國家形態(tài)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熊文;新地緣政治經(jīng)濟框架的建模與模擬[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叢海平;元代軍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賈文麗;漢代河西軍事地理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家成;冷戰(zhàn)后美國東亞戰(zhàn)略:底線、挑戰(zhàn)與應策,,1989-2009[D];吉林大學;2011年

6 程銘;近代以來日本的地緣政治思想與地緣戰(zhàn)略選擇[D];吉林大學;2011年

7 孫興杰;帝國·霸權(quán)·區(qū)域:權(quán)力邊界與東方問題的演進[D];吉林大學;2011年

8 宮麗;精神家園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楊凱;教宗約翰·保羅二世對世界政治事務的積極介入及其原因[D];暨南大學;2011年

10 劉雪飛;古代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帆;韋伯學說與美國的中國研究──以費正清為例[J];近代史研究;1998年04期

2 朱悅龍;;文化產(chǎn)業(yè)基本理論探析[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鄭劍平;;對“文化戍邊”論的幾點意見[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12期

4 余瀟楓;;“認同危機”與國家安全——評亨廷頓《我們是誰?》[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6年01期

5 白耀天;土司制度確立于元代說[J];廣西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6 余瀟楓;從危態(tài)對抗到優(yōu)態(tài)共存——廣義安全觀與非傳統(tǒng)安全戰(zhàn)略的價值定位[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2期

7 李東燕;聯(lián)合國的安全觀與非傳統(tǒng)安全[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年08期

8 丁建偉,K.SH.哈菲佐娃;論宗教對我國西北邊疆安全的雙重影響[J];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王春玲,于衍學;清代改土歸流成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王京烈;論中東國家的邊界問題[J];西亞非洲;1994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于沛;;經(jīng)濟全球化和現(xiàn)代西方邊疆理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吳艷;專家學者熱議如何推進當代邊疆理論研究[N];中國民族報;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承璋;特納在邊疆理論及其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02570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202570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fc1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