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下的美澳合作

發(fā)布時間:2018-05-31 05:40

  本文選題:美國亞太戰(zhàn)略 + 再平衡; 參考:《當代亞太》2014年01期


【摘要】:美國基于對當前亞太戰(zhàn)略形勢的判斷提出了再平衡戰(zhàn)略。從理論上來看,傳統(tǒng)的競爭型權力平衡戰(zhàn)略通常只強調(diào)物質(zhì)利益,而合作型權力平衡戰(zhàn)略則把理念因素納入思考的范圍,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當屬于后者,而澳大利亞在這一戰(zhàn)略中的地位顯得相當重要。文章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下的美澳合作進行了討論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在這種戰(zhàn)略下美澳合作的具體實踐,發(fā)現(xiàn)不論是"澳新美安全同盟"機制還是"澳美部長級會議"機制均得到了強化。其原因在于,雙方的戰(zhàn)略思考有很大的相似性,美國看中澳大利亞在亞太的地緣戰(zhàn)略價值,澳大利亞也試圖借美國的力量進一步鞏固自己在亞太的戰(zhàn)略地位。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種合作并不一定會給該地區(qū)造成類似冷戰(zhàn)式的安全困境,未來雙方關系的動向仍需深入觀察。
[Abstract]:The United States put forward a rebalanc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judgment of the current strategic situation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Theoretically, the traditional competitive power balance strategy usually emphasizes only material interests, while the cooperative power balance strategy takes the conceptual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merican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should belong to the latter. And Australia's position in this strategy is quite important.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US-Australia cooperation under the American Asia-Pacific rebalancing strategy, and discusse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the US-Australia cooperation under this strategy. It is found that both the ANZ-US Security Alliance and the Australian-US Ministerial Conference have been strengthened. The reason is that the strategic think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very similar, the United States views Australia's geo-strategic valu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Australia also tries to further consolidate its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rough the strength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should be noted, however, that such coopera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create a cold-war security dilemma in the region, and that future developments in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 need to be closely watched.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分類號】:D871.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光厚;;淺析澳大利亞的東盟政策[J];國際論壇;2013年05期

2 張宇燕;;中國的國際環(huán)境與對外戰(zhàn)略構想[J];長江論壇;2013年06期

3 鄺云峰;劉若楠;;美國的朝貢體系[J];國際政治科學;2013年04期

4 門洪華;;中國對美國的主流戰(zhàn)略認知[J];國際觀察;2014年01期

5 張征;;中日韓經(jīng)濟合作:TPP既是挑戰(zhàn)也是動力[J];東北亞論壇;2014年02期

6 蔡鵬鴻;;中美合作構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前景分析[J];國際觀察;2014年04期

7 孫溯源;;美國TPP戰(zhàn)略的三重效應[J];當代亞太;2013年03期

8 劉建華;;美國亞太政策的交替演變及其動因探析——基于長時段周期視角的考察[J];當代亞太;2013年03期

9 馬榮久;;中美權力轉(zhuǎn)移與亞洲地區(qū)體系[J];當代亞太;2014年01期

10 朱志群;;美國“戰(zhàn)略再平衡”與中國外交[J];美國問題研究;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仇華飛;;國際秩序轉(zhuǎn)變中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構建[A];中國夢: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鄧凡;后“9/11”時代的美國對華政策(2001-2011)[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2 黃小勤;現(xiàn)階段民進黨大陸政策研究[D];廈門大學;2013年

3 曲恩道;美國奧巴馬政府南海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劉惠華;世界格局及身份的定位與中美關系—一種建構主義的分析[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麗;美國重返亞太及其對中美關系的影響[D];外交學院;2013年

2 陳媛;中國和平發(fā)展在東亞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3 王錢柱;后冷戰(zhàn)時期的澳大利亞海洋戰(zhàn)略(1991-2009)[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4 張玲;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D];外交學院;2012年

5 高鑫;奧巴馬的伊朗政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6 王金輝;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及其對中國安全環(huán)境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7 張彩蝶;奧巴馬政府巧實力外交的實踐及影響分析[D];湘潭大學;2013年

8 謝凱飛;美國重返亞太背景下的“新冷戰(zhàn)”布局新中央領導集體外交戰(zhàn)略突破[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9 梁銹月;新形勢下的東北亞安全與合作[D];延邊大學;2013年

10 孫振華;奧巴馬經(jīng)貿(mào)“新政”及其對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的影響[D];國際關系學院;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明昊;;全球政治進入再平衡時代[J];決策與信息;2013年08期

2 昱華;;中國怎樣在全球經(jīng)濟再平衡中全身而退[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0年09期

3 劉煜輝;;弱美元再平衡下的中國抉擇[J];南風窗;2010年04期

4 巴曙松;;從金融“再平衡”看中國經(jīng)濟復蘇[J];人民論壇;2010年08期

5 馮維江;;全球再平衡: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行動[J];世界知識;2010年19期

6 鄭聯(lián)盛;;2011:新常態(tài)、再平衡與國際博弈[J];世界知識;2011年01期

7 瞿少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理論根源及發(fā)展趨勢分析[J];理論導報;2014年04期

8 楊軍;;經(jīng)濟再平衡[J];南風窗;2013年17期

9 劉衛(wèi)東;;美國對中日再平衡 知易行難[J];黨員干部之友;2014年01期

10 董春嶺;;扯下美國“再平衡”戰(zhàn)略的面具[J];世界知識;201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鄭新立;;全球經(jīng)濟再平衡的三個相關問題[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2 李儉富;馬永開;曾勇;;基于再平衡管理的指數(shù)跟蹤研究[A];中國災害防御協(xié)會風險分析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年會論文集(一)[C];2006年

3 徐洪才;;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A];中國經(jīng)濟年會(2010-2011)會刊[C];2011年

4 徐洪才;;總論 探索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之路[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5 景春梅;;第四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第一大對沖措施:加快自主創(chuàng)新步伐[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6 劉應本;;美國“再平衡”戰(zhàn)略對我海上安全環(huán)境的影響及對策[A];鄭和研究2013年第3期[C];2013年

7 徐洪才;;第三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三大路徑比較[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8 王鵬;;第一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之一:增加勞動者工資[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9 徐偉;;第六章 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第三大對沖措施:加快勞動密集型模式轉(zhuǎn)型[A];工資、匯率與順差——中國經(jīng)濟再平衡路徑選擇[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沈丁立;中國無需擔憂“再平衡”[N];東方早報;2012年

2 記者 賀斌;中國應實現(xiàn)經(jīng)濟“再平衡”[N];中國財經(jīng)報;2009年

3 記者楊川梅;危機下仍需大力促進經(jīng)濟再平衡[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09年

4 記者 陳小三;實現(xiàn)經(jīng)濟再平衡面臨挑戰(zhàn)[N];國際商報;2009年

5 銀河期貨 付鵬;中美尋求再平衡 長期利好國內(nèi)股市[N];期貨日報;2011年

6 英國約克大學金融學博士 現(xiàn)任教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 李翔;全球經(jīng)濟再平衡征程漫漫[N];上海證券報;2011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jīng)濟評價中心主任 劉煜輝;中國應當直面全球經(jīng)濟再平衡[N];上海證券報;2009年

8 中國銀河證券研究總監(jiān) 宏觀分析師 張新法;中國應加快國內(nèi)經(jīng)濟再平衡的調(diào)整進程[N];上海證券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陸振華;亞洲“再平衡”重在中國“再平衡”[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2年

10 記者 王雅楠;“亞太再平衡”美國收效幾何[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嚴培;美國“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與中國應對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2 秦博;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下的美國對韓安全政策[D];吉林大學;2014年

3 魏雪青;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對中國的影響及應對[D];內(nèi)蒙古大學;2014年

4 林廣;離岸平衡與美國的亞太戰(zhàn)略再平衡分析[D];外交學院;2013年

5 游麗江;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D];廈門大學;2014年

6 張中華;陀螺數(shù)字再平衡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7 賀熙琳;變化中的美國亞太聯(lián)盟體系[D];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2013年

8 胡倩;價值管理與健康管理的失衡與再平衡[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9 邢荷生;從對外凈資產(chǎn)的視角看中國和美國外部經(jīng)濟再平衡的風險[D];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14年

10 劉國強;陀螺儀全數(shù)字再平衡回路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19585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9585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65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