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外交論文 >

南海機制的沖突管理效用及其限度

發(fā)布時間:2018-05-20 15:11

  本文選題:南海問題 + 和平解決; 參考:《太平洋學報》2015年09期


【摘要】:隨著南海問題的持續(xù)升溫,面臨國際壓力的中國政府亟需采取相關(guān)措施進行積極應對。本文認為,新自由制度主義路徑雖為處理南海爭端提供了有益思路,但限于當前的主客觀條件,現(xiàn)有的南海機制仍屬于非正式國際機制范疇,制度化水平較低,因而現(xiàn)有機制雖在沖突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效用,但并不能有效約束國家的機會主義行為,更無力從根本上解決主權(quán)爭端,還易受到地區(qū)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影響。因此,現(xiàn)階段中國政府不僅要積極維護現(xiàn)有的南海機制,穩(wěn)步推動南海機制向更高的制度化水平發(fā)展,同時還要采取其他手段作為其有效補充。
[Abstract]:As the South China Sea continues to heat up,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acing international pressure, urgently needs to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This paper holds that although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provides a useful way to deal with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t is limited to the present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and the existing South China Sea mechanism still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informal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and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although the existing mechanism is effective in conflict management, it can not effectively restrain the opportunistic behavior of the state, let alone resolve the sovereignty dispute fundamentally, and is vulnerabl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gional power structure. Therefore, at this sta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actively maintain the existing South China Sea mechanism, steadily promote the South China Sea mechanism to a higher 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but also take other means as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作者單位】: 上海外國語大學;
【基金】:2013年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中青班項目“國際制度建制與改制中的‘中國方案’研究”(2011JG010-FGJ024) 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教育發(fā)展基金會曙光計劃項目“中國的全球治理倡議與國際制度創(chuàng)設及改革研究”(14SG30)的資助
【分類號】:D82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國強;;理解南海共同開發(fā)與航行自由問題的新思路——基于國際法視角看南海爭端的解決路徑[J];當代亞太;2012年03期

2 李金明;從東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J];東南亞;2004年03期

3 張良福;歷次“處理南中國海潛在沖突”非正式討論會述評[J];國際政治研究;1995年01期

4 周意岷;;構(gòu)建南海機制分析[J];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年02期

5 劉艷峰;;區(qū)域間主義與南海區(qū)域安全機制[J];國際關(guān)系研究;2013年06期

6 羅婷婷;;南海油氣資源共同開發(fā)合作機制探析[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11年05期

7 周江;;略論《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困境與應對[J];南洋問題研究;2007年04期

8 白續(xù)輝;;追蹤與研判:《南海行為準則》制定問題的研究動向[J];南洋問題研究;2014年01期

9 羅國強;;多邊路徑在解決南海爭端中的作用及其構(gòu)建——兼評《南海各方行為宣言》[J];法學論壇;2010年04期

10 劉宏松;;非正式國際機制的形式選擇[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10年10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張錦峰;南海漁業(yè)資源合作開發(fā)法律機制研究[D];海南大學;2011年

2 崔海培;論《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進展與困境[D];外交學院;2010年

3 熊濤;《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起源、困境與出路[D];暨南大學;2012年

4 李毅龍;南海搜救合作法律機制研究[D];海南大學;2012年

5 甕曉璐;南海問題的由來、現(xiàn)狀及解決機制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2年

6 黃映;南海爭端解決途徑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7 王玲婕;南海油氣資源“共同開發(fā)”機制探究[D];浙江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國強;葉泉;;爭議島嶼在海洋劃界中的法律效力——兼析釣魚島作為爭議島嶼的法律效力[J];當代法學;2011年01期

2 邵建平;;如何推進南海共同開發(fā)?——東南亞國家經(jīng)驗的視角[J];當代亞太;2011年06期

3 羅國強;;理解南海共同開發(fā)與航行自由問題的新思路——基于國際法視角看南海爭端的解決路徑[J];當代亞太;2012年03期

4 李明江;梁春揚;;泛北部灣合作與區(qū)域安全:關(guān)注南海[J];東南亞縱橫;2008年01期

5 李帥;;新世紀以來南海問題研究綜述[J];法制與社會;2011年35期

6 張宇;;南海爭端中的日本因素及其影響[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崔榮偉;;國際機制與南海問題探析[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王夢蝶;;論南海爭端解決的法律方法[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07期

9 張麗娜;;南海油氣資源共同開發(fā)的主體適格性[J];法學雜志;2012年11期

10 吳玉瓏;;黃巖島爭議的相關(guān)法律問題解決——以《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視角[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李增剛;;無政府狀態(tài)下的產(chǎn)權(quán)形成與保護——兼論中國海洋權(quán)益維護[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高世明;Nathaniel S.Pearre;趙菊芬;;南(中國)海爭端潛在替代方案之分析[A];《中國海洋法學評論》2013年卷第1期[C];2013年

3 王秀衛(wèi);;南海油氣資源開發(fā)模式淺析[A];可持續(xù)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防災減災——2012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美武;重疊機制視域下的非洲國際減貧機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陳韶陽;南沙群島價值分類評價和開發(fā)策略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3 趙乾坤;大國權(quán)力與地區(qū)規(guī)范[D];外交學院;2006年

4 郭淵;南海地緣政治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5 周玉淵;東盟決策模式及其相關(guān)因素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6 田遼;南海爭端的相關(guān)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大學;2013年

7 曾勇;中美關(guān)系視角下的南海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3年

8 曲恩道;美國奧巴馬政府南海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9 劉惠華;世界格局及身份的定位與中美關(guān)系—一種建構(gòu)主義的分析[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3年

10 王在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區(qū)域合作理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蘇源;海峽兩岸在南海問題上的戰(zhàn)略合作探論[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董蕙竹;新時期中國與東盟關(guān)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馬麗;南海爭端解決模式比較分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4 齊為群;南海地緣政治與中國國家安全[D];山東大學;2011年

5 姬虹;冷戰(zhàn)后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關(guān)系探究[D];暨南大學;2005年

6 武曉楠;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經(jīng)濟效應、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7 袁術(shù)林;南海問題與中國國家安全利益[D];暨南大學;2006年

8 廖e,

本文編號:19151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9151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a73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