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的全球話語空間建構
本文選題:話語空間 + 話語文明 ; 參考:《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摘要】:近年來諸多的全球事件表明,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話語體系建構的引導者,中國智慧正在成為人類共同發(fā)展思想生產(chǎn)的生力軍,全球漢語敘事正在成為一種時尚。中國的經(jīng)濟、交通、金融、體育、航天等方略逐漸為世界所接受,實體媒介大大拓展著中國的全球話語空間。與此同時,中國在政治和軍事話語空間、在區(qū)域話語空間、虛擬話語空間中也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國內(nèi)話語空間緊縮,社會話語活力不足。因此,如何轉(zhuǎn)變敘事方式,實現(xiàn)國家價值的全球化,如何釋放國內(nèi)話語空間,促進國家話語體系在國際與國內(nèi)、實體與虛擬、區(qū)域與全球等多重空間中的有機融合,實現(xiàn)漢語的全球化敘事,是十分迫切的學術命題。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global events have shown that China is becoming the guid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global discourse system, Chinese wisdom is becoming a new force in the production of human common development thought, and global Chinese narrative is becoming a fashion. China's economy, transportation, finance, sports, aerospace and other strategies are gradually accepted by the world, physical media greatly expand China's global discourse spac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faces many new challenges in political and military discourse space, regional discourse space and virtual discourse space. Therefore, how to change the narrative mode, realize the globalization of national value, how to release the domestic discourse space, and how to promot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ntity and virtual, regional and global space, etc. It is an urgent academic proposition to realize the global narrative of Chinese.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D822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胡蓓蓓;;結構與圈層:媒介文化視域中流動的“話語空間”——從“黃山門”事件進展引發(fā)的思考[A];中國傳媒大學第五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先紅;何舟;劉猛;;中立的多數(shù)民意:公共關系在雙重話語空間的第三方立場及社會責任[A];新聞學論集(第25輯)[C];2010年
3 吳毅;陳頎;;“說話”的可能性——對土改“訴苦”的再反思[A];中國近代鄉(xiāng)村的危機與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楚卿;網(wǎng)絡話語空間需要知識和理性更多發(fā)聲[N];中國藝術報;2013年
2 本月撰稿 李美皆;話語和話語空間[N];文學報;2005年
3 主持人 本報記者 龔丹韻;閻崇年挨打風波:觀點問題還是文明問題[N];解放日報;2008年
4 孟繁華;文化時尚與話語空間[N];文藝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穎婧;《中國好聲音》中男女評委評價話語的介入分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年
2 唐寒玉;雙重話語空間中的第一夫人現(xiàn)象[D];南京大學;2014年
3 黑冬冬;雙重話語空間視角下的“新聞搭車”現(xiàn)象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4 任婕;話語空間的漩渦與身份懸置的快感[D];華中科技大學;2014年
5 宋天卓;論環(huán)境傳播“反話語”空間的沖突機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6年
6 張艷婷;抗戰(zhàn)時期中國不同話語空間小說中的日本形象[D];山西大學;2016年
7 李曉;微博對平民話語空間的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何云斌;雙重話語空間的博弈研究[D];湘潭大學;2014年
9 陳晨;基于雙重話語空間的危機公關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10 李立芳;教育懲戒方式的轉(zhuǎn)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68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82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