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移交琉球行政權(quán)談判中關(guān)于核問題的交涉始末
本文選題:美國軍事與外交 切入點:美日關(guān)系 出處:《美國研究》2017年04期
【摘要】:2009年12月22日,日本《讀賣新聞》曝光了日美琉球"核問題",這在日本政界和日美關(guān)系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本文認為,美日在琉球核問題上的立場與琉球行政權(quán)移交問題緊密相關(guān),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而且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后者實現(xiàn)的時間和條件。而琉球行政權(quán)移交問題又離不開當(dāng)時的國際形勢、美國對日戰(zhàn)略,以及日本自身的變化。在美國統(tǒng)治琉球的27年中,美國對琉球的政策始終是變化的,但是其基本的宗旨一直是維護、鞏固和發(fā)展美日同盟,將日本培養(yǎng)成在遠東對抗共產(chǎn)主義的橋頭堡。遠東形勢,特別是日本本身的變化,是美國對琉球政策包括對琉球核武器問題的立場發(fā)生變化的最主要的原因。
[Abstract]:On December 22, 2009, Japan's Yomiuri Shimbun exposed the "nuclear issue" of the Ryukyu Island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caused a great uproar in Japanese politics and Japanese-US relations. The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on the Ryukyu nuclear issu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ransfer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in Ryukyu. Strictly speaking, the former is a part of the latter. Moreover, the former restricts to a great extent the time and condi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atter. And the transfer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in Ryukyu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t that time, th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Japan, and the changes made by Japan itself. In the 27 years since the United States ruled Ryukyu, The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Ryukyu has always been changing, but its basic purpose has always been to maintain,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o cultivate Japan as a bridgehead against communism in the far East. The situation in the far East, especially the changes in Japan itself, I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hange of American position on Ryukyu policy, including on Ryukyu nuclear weapons.
【作者單位】: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傳媒大學(xué);國防大學(xué);武警指揮學(xué)院;
【分類號】:D831.3;D871.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勇;琉球謎案[J];世界知識;2005年15期
2 李金明;;明清時期中國文化在琉球的傳播——從文化傳承看琉球的歸屬問題[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13年05期
3 唐淳風(fēng);;淚血琉球——中國人應(yīng)該知道的往事[J];世界知識;2013年11期
4 褚靜濤;;知識精英與收復(fù)琉球、釣魚島[J];江海學(xué)刊;2013年04期
5 王鵬杰;;略論琉球問題始末[J];學(xué)周刊;2013年33期
6 本刊編輯部;李北方;;琉球:亞細亞孤兒[J];南風(fēng)窗;2013年13期
7 于冬;蘇桐;;“琉球獨立”斗爭由來已久[J];報刊薈萃;2013年09期
8 朱小平;;再議琉球[J];海內(nèi)與海外;2013年06期
9 陳占彪;;琉球人:“日本不是我們的祖國!”[J];社會觀察;2012年10期
10 劉心長;;論琉球問題并未了結(jié)[J];邯鄲學(xué)院學(xué)報;2014年0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唐淳風(fēng);中國應(yīng)支持琉球獨立運動[N];國防時報;2010年
2 曾今潤;積極響應(yīng)“琉球回歸”[N];世界報;2012年
3 阿輝;鼓動琉球脫離日本[N];世界報;2012年
4 海 輯;大海上的“琉球史話”[N];中國海洋報;2012年
5 關(guān)山遠;從釣魚島到琉球[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6 中國海洋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郁志榮;琉球主權(quán)歸屬的歷史懸案[N];中國海洋報;2012年
7 記者 許棟誠;外交部:釣魚島從未是琉球或沖繩的一部分[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8 本報評論員 吳銘;充分認識琉球問題的復(fù)雜性[N];21世紀(jì)經(jīng)濟報道;2013年
9 本社記者 張曉娜;琉球和中國交往路線圖[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4年
10 南方周末記者 趙蕾;久米町:沖繩的中國印跡[N];南方周末;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劉寧;清末“球案”交涉[D];南京大學(xué);2017年
2 萬紅軍;東亞國際秩序的變遷與琉球問題[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3年
3 鄭毅;明代閩籍冊封琉球使及其著作考證[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686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68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