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外交檔案的解密與開放及其影響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3-13 01:26
本文選題:外交檔案 切入點:檔案開放 出處:《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在國家的全部檔案中,外交檔案是其中一個極為特殊的種類,不僅保密級別高,而且其本身就是外交渠道的一種。自1987年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后,國家檔案陸續(xù)公開,但直到17年后的2004年,我國外交檔案才正式對外開放。外交檔案自宣布對社會開放時起就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外交檔案開放不僅僅是檔案學的問題,更是關乎我國政治發(fā)展以及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而引發(fā)的一系列政策和導向調整的綜合問題。 本文試圖通過對外交檔案解密與開放的原因、特點及其影響的分析,對其已經產生和有可能即將產生的價值進行有限的推斷,以期對外交檔案解密開放現(xiàn)象有一個更綜合、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本文第一部分對相關概念進行了基本界定,比如檔案的起源和含義、檔案的類型,檔案的封閉與開放、檔案的解密與保密、外交檔案的概念、特點和類型劃分等。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保存?zhèn)洳榈奈淖、圖像、聲音及其他各種形式的原始記錄。檔案的歷史源遠流長、類型豐富。外交檔案是國家全部檔案中的一種,本文之新中國外交檔案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交部為實現(xiàn)國家的對外政策而形成的對外活動中形成的并歸檔保存的文件材料。 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對外交檔案解密與開放的原因進行了基本分析。促成我國外交檔案解密與開放的原因主要有七個方面,分別涉及民主政治的性質、我國政治發(fā)展水平的提高、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具體進程、我國在政治與經濟穩(wěn)定方面取得的成就、國內制度與國際制度的接軌、傳統(tǒng)外交向新外交的轉型以及由于舊冷戰(zhàn)的結束對檔案價值轉變的影響。20世紀90年代末外交檔案正式啟動解密開放與國內政治發(fā)展、政治穩(wěn)定以及隨著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國際制度對國內的影響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蘇東劇變不僅沒有使中國政府垮臺,相反在國內有效政策的調節(jié)下贏得了政治穩(wěn)定,在此基礎上,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全面鋪開與深入,在政治制度的具體安排與民主建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同時也由于全球化的深入發(fā)展,國家間合作需求不斷加強,國內傳統(tǒng)外交向新外交轉型,多方面因素共同成就了外交檔案開放時機的成熟。 第三部分對外交檔案解密與開放的特點進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外交檔案解密過程的特點、解密檔案的特點、開放形式的特點以及外交檔案利用的特點四個部分。外交檔案的解密與開放鑒定小組構成嚴謹、鑒定程序復雜、鑒定標準體現(xiàn)盡量開放原則、開放比例逐漸提高、內容豐富程度與涉及問題敏感度提高、利用程序簡便嚴謹?shù)忍攸c。在外交檔案的利用中,作者根據(jù)外交部檔案館借閱處自2004年開放以來到2010年8月間的利用登記作了簡要分析,發(fā)現(xiàn)外交檔案利用有由好奇走向理性、利用者身份以國內利用者、學者、在讀碩博研究生為大多數(shù),以國外利用者、非學者為少數(shù)等特點。 本文第四部分分析了外交檔案解密與開放的影響,外交檔案的解密與開放不僅有利于推動政務公開的深入與完善,促進公眾對政府的合法性認同,有利于推動對公眾知情權的保護,增加了外交渠道,促進了國內外的合作與交流,對于集合群策群力解決我國外交問題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此外,在當前我國檔案館的檔案開放普遍存在著大量問題的形勢下,外交檔案的解密與開放同樣具有啟示與示范的價值,在學術方面,外交檔案的解密與開放不僅糾正了對外交史許多具體事件的誤讀,降低了學術成本,而且推動了學術的進一步深入與拓展。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8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少銘;;從黨代會暨中央全會報告看新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演變及特點[J];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07期
2 吳白乙;;提升中國公共外交的現(xiàn)實路徑[J];w,
本文編號:16042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60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