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與印度尼西亞的戰(zhàn)略關系及其地區(qū)影響
本文關鍵詞: 澳大利亞 印度尼西亞 地緣戰(zhàn)略 前線防衛(wèi) 獨立積極 出處:《太平洋學報》2017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澳大利亞與印度尼西亞有望在未來深化戰(zhàn)略合作。地緣戰(zhàn)略是兩國戰(zhàn)略關系中的重要影響因素,決定了澳大利亞始終有同印尼改善并加強戰(zhàn)略關系的動機,并使印尼在南海爭端中同澳大利亞擁有部分共同利益。中美戰(zhàn)略競爭格局是兩國戰(zhàn)略關系發(fā)展的推動力,催生澳大利亞以海洋戰(zhàn)略為核心的新"前線防衛(wèi)"政策,并增加印尼在"獨立積極"外交政策下同各方加強戰(zhàn)略合作,甚至做出有傾向性選擇的可能性。若兩國在未來加強傳統(tǒng)安全合作,將對中國周邊戰(zhàn)略環(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
[Abstract]:Australia and Indonesia are expected to deepen their strategic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Geo-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strate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determines that Australia has always had an incentive 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its strategic relationship with Indonesia. Indonesia and Australia share some common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The strategic competition patter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t also increases the possibility for Indonesia to strengthen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all parties under the "independent and active" foreign policy, or even to make a biased choice. If the two countries strengthen tradi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it will adversely affect China's surrounding strategic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知遠戰(zhàn)略與防務研究所;
【分類號】:D8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亮,王震;淺析美俄“新戰(zhàn)略關系”[J];淮南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張嘯天;;從利益強度理清紛亂的戰(zhàn)略關系[J];國防;2008年04期
3 張嘯天;;利益強度決定國家戰(zhàn)略關系——理清紛亂的戰(zhàn)略關系[J];管理科學文摘;2008年Z1期
4 張榮華;趙華;;歷次五年規(guī)(計)劃中重大戰(zhàn)略關系的發(fā)展演變[J];廣西社會科學;2013年05期
5 葉章蓉;;歐美戰(zhàn)略關系新議[J];西歐研究;1987年02期
6 楊運忠;;日美戰(zhàn)略關系的重大調整[J];蘇聯(lián)研究;1992年02期
7 楊運忠;走向21世紀的中、美、日、俄四國戰(zhàn)略關系[J];太平洋學報;1997年02期
8 閻學通;;亞太地區(qū)安全形勢[J];世界知識;1997年19期
9 云環(huán);“火藥桶”之紛爭[J];海內與海外;1994年07期
10 里光年;;中俄與中日“戰(zhàn)略關系”的測量與比較分析[J];甘肅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Lee Kam Hing;;危機中的中國和東南亞:以馬來西亞為焦點的戰(zhàn)略關系和地緣政治研究(英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與轉機——對現實問題的歷史反思”歷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2 王緝思;;“西進”,中國地緣戰(zhàn)略的再平衡[A];共識(2012秋刊08)——創(chuàng)新邊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時翔;德國愿深化與中國的戰(zhàn)略關系[N];人民日報;2008年
2 記者 謝思佳 通訊員 符信;在中澳戰(zhàn)略關系發(fā)展中當一對并肩前進先行者[N];南方日報;2014年
3 記者 章良;質量興市戰(zhàn)略關系城市生命[N];三峽日報;2008年
4 記者張軍妮;中歐戰(zhàn)略關系需進一步加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張嘯天 王佳鑫 國防大學戰(zhàn)略教研部博士后、研究生;決定中國未來國際戰(zhàn)略關系的四個要素[N];中國國防報;2011年
6 李保東;戰(zhàn)略利益拉近印俄關系[N];中國老年報;2007年
7 記者 陶冶;中美構建戰(zhàn)略關系的里程碑[N];金融時報;2011年
8 記者 馬桂花;同中印俄建立戰(zhàn)略關系[N];人民日報;2006年
9 本報駐羅馬記者 穆方順;歐美戰(zhàn)略關系的深刻變化[N];光明日報;2002年
10 本報駐羅馬記者 穆方順;俄與北約戰(zhàn)略關系的重大變化[N];光明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偉;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2 曲恩道;美國奧巴馬政府南海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3 劉丹;當代俄羅斯黑海地緣戰(zhàn)略環(huán)境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沖;變與不變——1950年以來美臺戰(zhàn)略關系研究:歷史與趨勢[D];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2009年
2 劉志財;崛起視角下中國的地緣環(huán)境及地緣戰(zhàn)略[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郭明輝;中國在中亞的地緣戰(zhàn)略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4 邱佳珩;奧巴馬政府對華地緣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任雙平;印度的中亞地緣戰(zhàn)略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6 何火萍;冷戰(zhàn)后中日兩國東南亞地緣戰(zhàn)略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7 遲殿堂;21世紀前期中國周邊地緣戰(zhàn)略重點初探[D];暨南大學;2004年
8 李曼;日本的島國地位及其地緣戰(zhàn)略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趙建綱;冷戰(zhàn)后中印地緣戰(zhàn)略關系中的美國角色分析[D];山西大學;2011年
10 鄧志濤;新時期俄羅斯遠東地區(qū)對中國的地緣戰(zhàn)略意義及我國的相應政策調整[D];暨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495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54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