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實力現(xiàn)狀研究:策略、機遇與挑戰(zhàn)
本文關鍵詞:中國軟實力現(xiàn)狀研究:策略、機遇與挑戰(zhàn) 出處:《南京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軟實力 文化實力 軟實力 文化 國家形象 民族身份
【摘要】:近年來,中國政府重視國家軟實力的提升。從興辦孔子學院推廣中國文化和普通話,到通過對非洲經(jīng)濟與人力方面的援助加強“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再到加強本國的媒體實力,中國在增強軟實力上投入了大量精力與資源。但是,雖然中國軟實力較之前有所提高,中國軟實力與其他發(fā)達國家,例如西方的美國和英國甚至和東方的日本和韓國的軟實力相比,都還存在較大差距。2014年,Monocle發(fā)布的第五屆“軟實力調(diào)查”報告中,在所有接受調(diào)查的30個國家里,中國僅排在第十九位。前五名是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和法國。現(xiàn)有的軟實力研究僅局限在對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軟實力運用結果中的物質(zhì)利益方面的研究。但是這些研究并沒有解釋軟實力的策略與軟實力提升之間的關系。其次,中國學者與政府官員往往將有文化誤認為是有軟實力。本文將解釋中國軟實力概念與中國文化概念,并分析中國軟實力的目標,即對內(nèi)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以及對外提升中國國際形象。本論文要將分析中國軟實力存在的優(yōu)勢以及潛在提升軟實力的機遇。同時也會分析中國軟實力在發(fā)展過程中面臨的來自內(nèi)部以及國際的多重挑戰(zhàn)。隨著全球化與信息時代的影響的不斷加強,信息流動與跨國行為體等各種錯綜復雜的聯(lián)系,軟實力也受到了影響。通過分析,本論文得出等研究結論為由于文化差距產(chǎn)生了中國和外界對中國軟實力認識和理解的差異。軟實力曾經(jīng)只是在政府與政府或者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但是現(xiàn)代的交流技術和新的交流方式使影響軟實力對因素延伸至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換言之,在現(xiàn)今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軟實力的關鍵點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以及這種關系對外交政策的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61;D8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月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中國軟實力的提升與影響[J];經(jīng)濟師;2014年01期
2 ;外刊關注中國軟實力[J];國際展望;2006年20期
3 詹奕嘉;;中國是軟實力大國嗎?[J];世界知識;2006年20期
4 周溢潢;;如何看待中國的軟實力[J];世界知識;2006年23期
5 國林霞;;中國軟實力現(xiàn)狀分析[J];當代世界;2007年03期
6 貝茨·吉爾;陳正良;羅維;;中國軟實力資源及其局限[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7年11期
7 趙可飛;張秀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中國軟實力的增強[J];求實;2008年S1期
8 王月紅;;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夯實中國軟實力[J];滄桑;2008年06期
9 王國慶;;王國慶:中國軟實力的提升[J];國際公關;2008年06期
10 盧新華;;對提升中國軟實力的思考[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薛曉明;劉霞;;大力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 提升中國軟實力[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2 王建;;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與提升中國軟實力[A];論北京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2009北京文化論壇文集[C];2009年
3 陳顯泗;;論中國在東南亞的軟實力[A];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50周年慶暨“當代東南亞政治與外交”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C];2006年
4 楊魯慧;;和諧世界:中國軟實力與和諧外交[A];“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許少民;張祖興;;中國軟實力:路在何方?——評《巨龍的隱形翅膀:中國如何利用軟實力崛起?》[A];公共外交季刊2011冬季號(總第8期)[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易強;西方熱炒中國軟實力[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2 記者小紅 通訊員常委辦;聽取《中國軟實力評估》專題講座[N];西寧晚報;2010年
3 ;改革開放增添中國軟實力[N];人民日報;2013年
4 沈鑫;出國游“說走就走”體現(xiàn)中國軟實力[N];深圳特區(qū)報;2013年
5 記者 孫奕 閆磊;歐洲青年青睞中國軟實力[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6 施健子;中國軟實力[N];經(jīng)濟觀察報;2014年
7 本報記者 安卓;中國軟實力對話全球 左中右各派自話自說[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8 葉淑蘭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軟實力研究的方法與思路[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中國經(jīng)社理事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世界發(fā)展研究所副所長 丁一凡;加強中國軟實力 傳播中華文明[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10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原院長 王榮華;加強社科創(chuàng)新 提升中國軟實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野;馬來西亞華僑華人與中國軟實力的建構:路徑、作用與對策[D];華僑大學;2015年
2 趙波;歐盟對中國軟實力外交評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年
3 龔愛璧(Abigail King);中國軟實力現(xiàn)狀研究:策略、機遇與挑戰(zhàn)[D];南京大學;2015年
4 陳歡;中國軟實力研究分析:興起、視角與趨勢[D];暨南大學;2010年
5 陳梅紅;論我國軟實力的現(xiàn)狀及其提升[D];南昌大學;2009年
6 陳純江;提升中國軟實力的社會治理路徑[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楊冉;中國軟實力發(fā)展問題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具炫我;中國軟實力現(xiàn)狀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9 單紹萍;中國軟實力提升中的對外傳播策略研究[D];外交學院;2008年
10 張敏;中國和平崛起中的軟實力建設問題[D];云南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338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waijiao/133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