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以史為鑒如何可能——基于知識生產(chǎn)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17-10-02 00:23

  本文關鍵詞:以史為鑒如何可能——基于知識生產(chǎn)的視角


  更多相關文章: 以史為鑒 “問題+方法+效用” 生存結構 實用歷史觀


【摘要】:以史為鑒這種實用歷史觀在中西方都很盛行,它乃是通過歷史上的事件為人們提供一種認知,亦即行動指示,而其根據(jù)在于歷史具有"問題+方法+效用"的生存結構。這個結構的展開,使古人和今人都面對許多共同的問題和方法(即常規(guī)事件),從而使歷史可以為后人提供行動指示。但是,從知識生產(chǎn)視角看,由于以史為鑒所必須借助的歸納法并不具有嚴格性,且人們總要不斷面對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方法(即面對特殊事件),因而以史為鑒的可靠性有限,其局限表現(xiàn)為:對于沒有太大必要解釋的常規(guī)事件,歷史倒經(jīng)?梢蕴峁┍容^可靠的解釋;而對于非常必要解釋的特殊事件,歷史卻很難提供比較可靠的解釋。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政治學院;
【關鍵詞】以史為鑒 “問題+方法+效用” 生存結構 實用歷史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沖突與協(xié)調——以春秋戰(zhàn)爭與會盟為中心”(項目號:13FZZ00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063
【正文快照】: 中西方的歷史觀都有以史為鑒的實用傾向,而中國尤甚。但是,以史為鑒如何可能?這一基礎問題似乎尚未專題化。本文以人類生存活動的基本結構“問題+方法+效用”為最基礎的根據(jù),揭示歷史的生存結構,再基于知識生產(chǎn)的視角①,論證以史為鑒作為一種以經(jīng)驗歸納為方法的知識生產(chǎn)手段,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曦澤;;問題、方法與經(jīng)典——《論六家要旨》的啟示[J];哲學動態(tài);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澤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胡適文學思想中的跨學科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宋建軍;;中國近代教育史的分期與發(fā)展新論[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蔣保;影視史學芻議[J];安徽史學;2004年05期

4 易寧;;論司馬遷的文獻批判思想[J];安徽史學;2007年06期

5 崔罡;黃玉順;;構建中國當代歷史哲學的思想視域問題——讀徐國利教授《錢穆史學思想研究》[J];安徽史學;2008年05期

6 劉忠;;翻轉的程序與顛倒的當事人——正當程序理論的電影文本解讀[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7 霍海紅;;主觀證明責任邏輯的中國解釋[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8 孫巍;;歷史學的走向——科學、社會科學及語言學轉向的歷史[J];保定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謝勤亮;;影像記錄的史學操練——“影像史學”及其實踐與試驗[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10 張沛;;比較文學·比較詩學·人文之道[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謝勤亮;;影像與歷史——“影視史學”及其實踐與試驗[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李箭;;教育歷史研究的新范式[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教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C];2009年

3 王中江;;早期“士”階層:它的形成、自我意識及原創(chuàng)性[A];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三輯)[C];2004年

4 薛匡勇;;歷史觀演變對檔案觀的影響[A];回顧與展望:2010年全國檔案工作者年會論文集(上)[C];2010年

5 倪梁康;;時間·發(fā)生·歷史——胡塞爾對它們之間內在關聯(lián)的理解[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張宇燕;高程;;海外白銀、初始制度條件與東方世界的停滯——關于晚明中國何以“錯過”經(jīng)濟起飛歷史機遇的猜想[A];經(jīng)濟學(季刊)第4卷第2期(總第15期)[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彥新;近代西歐大陸私法的歷史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趙康英;凱撒利亞的尤西比烏斯及其《基督教會史》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林國榮;馬克思《歷史學筆記》在19世紀中晚期歐洲史學傳統(tǒng)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定位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賀慶國;在歷史和歷史性之間[D];吉林大學;2011年

5 楊曉;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學;2011年

6 邵南征;社會道德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卓立;歷史相對主義的脈絡[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成慶;晚清的歷史意識與烏托邦意識[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來兵;什么是教育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吾斯曼江·亞庫甫;16至19世紀維吾爾族史學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芳華;卡洛·金茲堡微觀史學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朱U,

本文編號:9565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9565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4da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