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史學理論論文 >

走向田野:歷史學本科教學改革的一個嘗試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06:43

  本文關鍵詞:走向田野:歷史學本科教學改革的一個嘗試


  更多相關文章: 田野 文本解讀 本科教學 歷史學


【摘要】:歷史學本科教學走向田野,是歷史學學科本位的要求,它能避免對史料的一些誤讀,把鄉(xiāng)民的生活經驗提升為學術新觀點。本科教學走向田野的實踐,包括課堂講授田野實踐的理論與方法,編寫田野讀本,組織學生走進田野,在歷史現(xiàn)場閱讀史料,并按文本形成時間重新排比史料,分組討論與集中討論等內容。數(shù)年的田野實踐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對歷史學最根本的思考方法的重視,教會了學生正確對待文獻、口述、儀式等各類文本的辦法,培養(yǎng)了學生重視歷史現(xiàn)場,重視文獻自身脈絡的文獻收集方法等方面的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歷史系;
【關鍵詞】田野 文本解讀 本科教學 歷史學
【分類號】:K0-4;G642
【正文快照】: 1990年代以來,國內歷史學的學術研究重新興起了走向田野之風。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與研究,近年來,我們在中山大學歷史系的本科教學中,也開始推行走向田野的嘗試,并獲得了一些經驗與體會,現(xiàn)不揣淺陋,求教于大家。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說的田野,是學術意義上的田野,是一個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永華;墟市、宗族與地方政治——以明代至民國時期閩西四保為中心[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云輝;;唐宋時期農民經營的多樣化與農村市場的興起[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7期

2 劉麗;;式微中的更生:民國時期農村宗族的歷史境遇[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梁洪生;;英語世界“江西歷史研究”的回顧[J];史林;2008年01期

4 楊小柳;;國家、地方市場與貧困地區(qū)的變遷——廣西凌云縣背隴瑤的個案研究[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5 李德英;;民國時期成都平原鄉(xiāng)村集鎮(zhèn)與農民生活——兼論農村基層市場社區(qū)理論[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吳曉燕;李賜平;;鄉(xiāng)村集市的政治學解讀:緣起與拓展[J];天府新論;2008年04期

7 申小紅;;明清時期佛山的墟市[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8 段雪玉;;《十排考》——清末香山鹽場社會的文化記憶與權力表達[J];鹽業(yè)史研究;2010年03期

9 段雪玉;;宋元以降華南鹽場社會變遷初探——以香山鹽場為例[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2年01期

10 黃向春;;“流動的他者”與漢學人類學的“歷史感”[J];學術月刊;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森正夫;阿風;;民眾反亂史研究與田野調查——以明末清初福建省寧化縣的黃通抗租反亂為例[A];明代國家與社會——明史研究論叢(第十一輯)——明代國家與社會研究專輯[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靳陽春;宋元汀州經濟社會發(fā)展與變遷[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亞民;海疆知縣藍鼎元的鄉(xiāng)村治理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吳曉燕;集市政治:交換中的權力與整合[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5 吳偉珍;閩西四堡書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徐靜;清末萬載、上高盧羅兩姓爭界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長生;四堡刻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鄧玉柱;僑鄉(xiāng)宗族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黃曉丹;失衡與重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鐘晉蘭;鄉(xiāng)鎮(zhèn)墟市與民間信仰的歷史人類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鄒方幸;由“義集”而“自開商埠”[D];廈門大學;2007年

7 崔如梅;明清以來下梅村的空間結構及其發(fā)展機制[D];廈門大學;2008年

8 熊昌錕;明末至民國時期桂北圩鎮(zhèn)與周邊農村社會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譚亞軍;權威與市場[D];廣西民族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趙世瑜,孫冰;市鎮(zhèn)權力關系與江南社會變遷——以近世浙江湖州雙林鎮(zhèn)為例[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2 陳支平 ,鄭振滿;清代閩西四堡族商研究[J];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02期

3 王業(yè)鍵,陳春聲;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需與糧價分析[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02期

4 劉正剛;汀江流域與韓江三角洲的經濟發(fā)展[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洪先;;社會歷史文本解讀的理論與實踐[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2 邢來順;本科教學中引進研討班模式雜感——以歷史學專業(yè)為例[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2期

3 張曉輝;趙善德;;暨南大學歷史教學改革的探討[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7年11期

4 李化成;;歷史學本科教學的西方經驗與中國道路——兼評向榮主編《西方國家歷史學本科教學調研:以英、法、美三國為例》[J];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01期

5 朱衛(wèi)斌;;“新時期歷史學本科教學研討會”綜述[J];歷史教學;2006年01期

6 胡鴻保,王紅英;口述史的田野作業(yè)和文獻[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張小也;史料·方法·理論:歷史人類學視角下的“鐘九鬧漕”[J];河北學刊;2004年06期

8 汪征魯;唯物史觀的歷史命運——關于馬克思主義文本解讀的思考[J];歷史研究;2003年02期

9 彭兆榮;田野中的“歷史現(xiàn)場”——歷史人類學的幾個要件分析[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安介生;;透析社會歷史變遷的鄉(xiāng)土視野——行龍教授新著《走向田野與社會》讀后[J];晉陽學刊;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劉后濱;;《中國史綱要》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王明珂 臺灣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臺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游移于邊緣、邊界的田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吳四伍;開創(chuàng)清代災荒史研究的新局央[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3 教育部高等學校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 華中師范大學馬敏教授、鄭成林教授 節(jié)錄;歷史學:“邊緣化”后的學科建設[N];社會科學報;2009年

,

本文編號:8930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8930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66e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