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20世紀三四十年代齊思和的史學批評
本文選題:齊思和 + 史學批評 ; 參考:《安徽史學》2013年02期
【摘要】:齊思和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學史上著名的史學家,在其史學生涯中,十分重視史學批評。他有明確的史學批評旨趣,廣泛的史學批評視野和突出的史學批評關(guān)注點。考察齊思和的史學批評活動,可以豐富中國近代史學史的內(nèi)容,也為今天的史學批評提供借鑒。
[Abstract]:Qi Sihe is a famous historia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In his historiography career, 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riticism of historiography.He has clear historical criticism purport, broad historical criticism vision and outstanding historical criticism focus.The investigation of Qi Sihe's criticism of historiography can enrich the content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riticism of historiography toda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
【分類號】:K09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馬克;學貫古今,史通中外──略論齊思和先生的史學[J];世界歷史;1995年02期
2 張越;;“書評”中的學術(shù)批評——《燕京學報》“書評”欄目的特色[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瞿林東;關(guān)于影響21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的幾個問題[J];史學月刊;2001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俊光;;成一家之言——齊思和論中國近代史學[J];德州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何剛;;中國現(xiàn)代史學建構(gòu)進程中的梁啟超與郭沫若[J];郭沫若學刊;2009年03期
3 劉治立;史學在尋找自己——世紀之交的史學回顧思潮述評[J];固原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4 楊俊光;;齊思和研究綜述[J];德州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方鵬;;《四庫全書總目》關(guān)于“史識”之批評[J];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6 張宇;;近10年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的若干重要問題綜述[J];河南社會科學;2012年11期
7 李振宏;近五年來國內(nèi)史學理論研究熱點問題述評[J];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01期
8 張光華;;齊思和治史方法簡論[J];邯鄲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9 蘇全有;;21世紀中國史學理論走向問題研究綜述[J];殷都學刊;2009年02期
10 劉光明;;21世紀中國史學發(fā)展趨勢及對策研究[J];中國報業(yè);2011年1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顏芳;近代學術(shù)轉(zhuǎn)型視野下的燕京大學國學教育[D];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凌翔;新中國的舊史學[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唐潔;跨越邊界——美國明代社會史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徐波;近年來國內(nèi)中國近代史研究的趨向[D];山東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齊文心;先父齊思和生平及著作簡述[J];農(nóng)業(yè)考古;2000年03期
2 ;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給白壽彝同志的賀信[J];史學史研究;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一波;;可貴的探索與嘗試——讀《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J];歷史教學問題;1990年03期
2 田夫;建設(shè)當代史學評論學科的奠基作──讀《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縱橫》[J];史學月刊;1995年05期
3 陳新;史學批評還是歷史批評——與雷戈先生商榷[J];史學理論研究;1998年01期
4 白云;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發(fā)展軌跡[J];蒙自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8年S2期
5 羅炳良;18世紀中國史家的史學批評方法論[J];史學理論研究;1999年03期
6 羅炳良;清代乾嘉史家史學批評方法論的幾個問題[J];河北學刊;1999年02期
7 王建輝;試論史學批評[J];求索;1989年06期
8 鄒兆辰;;史學批評與社會環(huán)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9 葉建華;;錢大昕的史學批評[J];學術(shù)月刊;1993年02期
10 瞿林東;兩宋史學批評的成就[J];河北學刊;199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瞿林東;;代序:史學批評的宗旨和史學文化的意義[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2 馬艷輝;;史部獨立與史學批評的發(fā)展[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3 蔡克驕;;南宋浙東學派的史學批評[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4 羅炳良;;應當切實加強史學批評范疇研究[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5 白云;;再論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基本范疇[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6 劉開軍;;論“史權(quán)”——中國古代史學批評的一個重要范疇[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7 鄒兆辰;;史學批評與社會環(huán)境——以蘇聯(lián)史學在中國的命運為例[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8 徐國利;;當代中國大陸的史學評論理論研究述評[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9 向燕南;;王世貞的史學批評及其理論貢獻[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10 黃海烈;;顧頡剛“古史層累說”研究的不足與展望[A];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論集(第三輯)[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吳懷祺;《通志》:富有活力的史學批評著作[N];光明日報;2001年
2 王子今;“史料”也許不僅僅是“木材磚瓦”[N];中華讀書報;2006年
3 陳勇;學者研討傳統(tǒng)學術(shù)轉(zhuǎn)型[N];光明日報;2009年
4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 張越;擺脫單一學科史局限[N];社會科學報;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娟;吳縝史學批評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2 馬小麗;趙紹祖的史學成就[D];淮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安萍;以道自任[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鵬飛;先秦諸子引證解釋歷史之旨趣論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曄;劉知幾對兩漢史學述評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仲廣軍;對陳壽評論的思想史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王博;明末清初史學思想的衍變[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施建;柳詒徵史學思想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9 王有珍;袁宏《后漢紀》史學思想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10 楊睿;史評類目源流考[D];蘭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434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xll/1743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