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東三省交收談判(1900-1901)
發(fā)布時間:2017-04-02 14:06
本文關(guān)鍵詞:中俄東三省交收談判(1900-1901),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中東鐵路是俄國經(jīng)營東三省的重要標志。光緒二十六年,中國發(fā)生義和團事變,俄國乘鐵路遭破壞之機,派軍占據(jù)東三省。既而以此為要挾,提出苛刻的條約,脅迫清廷簽訂以換取俄國的撤軍。俄國的舉動引起英、日等國的不安,尤其是日本,因此向中國提出警告,并以瓜分相威脅,阻止訂約。對此,國內(nèi)意見也不一致。主持交涉的李鴻章?lián)木芗s會引起俄國與中國決裂,主張與之即刻訂約。而劉坤一、張之洞等東南督撫起而請求清廷拒約,以為此約訂則東三省無異為俄人所有,列強必群起瓜分。這一派人又深受英、日之影響,持論更堅定。雙方爭持不下。盛宣懷向清廷提出一個中間性的建議,認為可以借列強之干涉,將條款刪改妥當之后,即與俄國訂立,以為兩全之地。這成為清廷的基本對策,雖然仍有過游移。條款由俄國作了一次不充分的修改,但列強仍未滿意,仍舊警告中國不要畫押。清廷求助列強無望,最終在內(nèi)外壓力之下,拒絕在約稿上畫押。交涉至此中斷。
【關(guān)鍵詞】:中俄關(guān)系東三省談判李鴻章 張之洞 劉坤一 盛宣懷 列強 拒約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257;K512
【目錄】:
- 論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緒論10-15
- 一、選題之背景10-11
- 二、研究現(xiàn)狀與本文目標11-15
- 第一章 俄占東三省15-28
- 一、俄軍進占東三省及其公開態(tài)度15-19
- 二、增阿“暫章”與監(jiān)理原則19-22
- 三、國際社會的反應(yīng)與國內(nèi)人士的判斷22-28
- 第二章 交涉的開端28-42
- 一、李鴻章在京交涉與清廷授命楊儒28-32
- 二、“暫章”的作廢32-34
- 三、清廷的疑慮與致俄國書34-37
- 四、東南督撫與盛宣懷的舉動37-42
- 第三章 從改約到拒約:第一階段42-70
- 一、列強的警告42-44
- 二、俄國交出正約44-46
- 三、清廷確立應(yīng)對方針46-49
- 四、雙軌并行:請人調(diào)停與修改俄約49-55
- 五、李鴻章再催畫押及其爭論55-60
- 六、東南督撫與列強的互動60-70
- 第四章 從改約到拒約:第二階段70-102
- 一、楊儒奏呈改稿及其態(tài)度70-72
- 二、清廷的困境72-75
- 三、奉旨籌策75-84
- 四、清廷“請全權(quán)定計”與楊儒之處境84-87
- 五、波瀾再起與廷意轉(zhuǎn)變87-95
- 六、交涉的中斷95-102
- 結(jié)論102-105
- 參考文獻105-10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崔樹菊;;中俄談判中的楊儒和李鴻章[J];歷史教學;1982年08期
2 張麗;楊儒在交收東三省談判中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及原因[J];西伯利亞研究;2004年06期
本文關(guān)鍵詞:中俄東三省交收談判(1900-1901),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26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jls/282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