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生文化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9 09:01
本文關鍵詞:常燕生文化思想研究
【摘要】: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學術界對以中國青年黨為代表的國家主義派的思想研究方面,存在許多不足。特別是對整個群體或個體人物的文化思想研究,成果甚少。本文以青年黨領袖人物之一常燕生的文化思想為研究對象,集中探討了他在不同階段,文化觀的形成、表現(xiàn)及意義,從而勾勒出其文化思想演變的基本脈絡,同時,重點分析了其不同時期文化思想存在的內在矛盾,揭示了其文化思想轉變的內在理路和所面臨的困境。全文共分為六部分。 第一部分,緒論部分。首先,主要對常燕生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和生平事跡作了一個基本的介紹。其次,對目前學術界的研究現(xiàn)狀和筆者在選題方面的情況作了綜述。 第二部分,也就是正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紹他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文化思想。前三節(jié)又分別構成了該時期的三個重要階段:在《新青年》的舞臺上嶄露頭角;在東西文化論戰(zhàn)中獨樹一幟;在文化運動后期全面反思。通過對每個階段文化討論內容的闡釋和分析,揭示其文化思想的復雜性和轉變的原因。最后一節(jié),專門探討了這一時期,他對政治和學術文化關系的認識及轉變的原因,從而真實地再現(xiàn)了,當政治環(huán)境的改變波及思想界時,知識分子個體所作出的調整和回應。這也預示了下期文化觀的一個新的動向。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二章,主要介紹了他在“國難”當頭的30年代的文化思想。第一節(jié)主要介紹了他在中國本位文化討論中的主要觀點,文化觀與意識形態(tài)的結合成為這一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征。第二節(jié)主要闡釋了在特殊時期,他對民族性與文化創(chuàng)造關系的認識和文化重建方式的思考。第三節(jié)主要介紹了他在“現(xiàn)代化”問題的討論中對文化的認識。 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第三章,也是整篇論文的一個關鍵部分,主要對他在40年代初形成的文化有機論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論述。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分別對文化有機論的形成原因和內容進行分析。第三節(jié)闡釋了文化有機論框架下他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認識,從而表達了他對戰(zhàn)后文化重建的構想和期望。最后一節(jié),闡釋并分析了該理論的現(xiàn)實意義和內部的困境。 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第四章,集中探討了在“文化再造”這個時代命題下所衍化出來的幾個問題。第一節(jié),主要介紹了不同時期道德觀的演變,并分析了與文化觀協(xié)同的道德觀轉變的原因。第二節(jié)主要梳理了他在不同時期對文學與文化創(chuàng)造關系的認識。最后一節(jié),完整闡釋了在人生的最后階段,他對學術和政治兩者關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最后一部分,也是文章的結論部分,總體上闡述了常燕生文化思想發(fā)展的脈絡,并糾正了對他思想演變的一些誤解,概括了不同時期文化思想的特征。
【關鍵詞】:常燕生 文化有機論 文化再造 國家主義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C91-09;K26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緒論8-14
- 一、常燕生生平概述8-10
- 二、選題緣由和研究意義10
- 三、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四、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13
- 五、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13-14
- 第一章 “五四”時期的中西文化觀14-39
- 第一節(jié) 孔教問題的討論14-19
- 第二節(jié) “古今”還是“中西”之別:兩種文化的比較19-26
- 第三節(jié) 文化出路的探尋:文化的綜合創(chuàng)造26-32
- 第四節(jié) 政學之間的轉變32-39
- 第二章 由“個”到“群”的轉化:國家本位的文化觀39-56
- 第一節(jié) 中國本位文化的討論39-44
- 第二節(jié) 由外到內:民族精力和文化創(chuàng)造44-50
-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化”討論和文化模式的選擇50-56
- 第三章 文化的有機發(fā)展56-79
- 第一節(jié) 文化有機論的形成56-60
- 第二節(jié) 文化有機論內容探析60-66
- 第三節(jié) 有機框架下的文化分期和預期66-73
- 第四節(jié) 文化有機論的意義和困境73-79
- 第四章 文化再造下的訴求79-94
- 第一節(jié) 文化再造下的道德訴求79-82
- 第二節(jié) 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化塑造82-88
- 第三節(jié) 最后的覺悟——政學分離的歸趨88-94
- 結論94-96
- 參考文獻96-100
- 致謝100-102
- 攻讀學位期間科研成果10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涂可國;試論中國新文化的建構方法[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2 魏曉東;;愛國文人常燕生[J];晉中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崇安;;愛國詩人常燕生[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王棟;;晉商后裔常燕生五四前后的文學活動評述[J];晉中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5 崔永東;六十年代臺灣中西文化論戰(zhàn)述評[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Z1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史曉軍;常燕生文化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王曼;1935-1938年中國青年黨的政治主張[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41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9411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