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誡》與《教女諺》的婦女觀及女性地位之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女誡》與《教女諺》的婦女觀及女性地位之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女誡》和《教女諺》是對中泰傳統(tǒng)婦女影響最深、最具代表的女性教育讀本。論文通過對這兩部作品的解讀,從中提煉出該時代背景下的傳統(tǒng)婦女價值觀。從而總結得出:中國的傳統(tǒng)婦女觀就是一部儒家婦女學說,而泰國傳統(tǒng)的婦女觀則是一部小乘佛教婦女學說。無論是小乘佛教婦女觀,還是儒教婦女觀,都體現(xiàn)了“男女有別”“男尊女卑”的價值觀,其本質是男女二元對立的認識論。在此基礎上,文章進一步從家庭、社會和法律地位三個角度探討了當時女性的生存狀況,并采用女性主義理論加以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中國東漢時期與泰國曼谷王朝初期,由于封建禮教尚未深入人心,中泰兩國平民階層的女性仍然擁有較高的婚姻自主權、法律地位、社會地位。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曼谷王朝初期女性地位整體而言沒有東漢女性高:一、中泰女子都具有較高的婚姻自主權,但泰國社會對婦女再婚的容忍程度不及東漢社會寬容;二、中泰古代女性幾乎都沒有受教育權,但泰國社會不僅強調男女有別,還強調貴女貧女有別,女性個性的發(fā)展更為受限;三、中泰婦女都擁有繼承權,但低于男性,漢代的“女戶”現(xiàn)象、泰國的合法典妻賣女現(xiàn)象,表明泰國女性法律地位與中國漢代相比較低。時至今日,一些封建舊思想仍然影響著當代男女關系及女性地位,要構建“雙性和諧”社會,還需進行一系列改革。
【關鍵詞】:女誡 教女諺 婦女觀 女性地位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C913.68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6
-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方向9-10
- 二、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0-15
- 三、研究意義及目的15-16
- 第一章 傳統(tǒng)婦女觀與女性主義理論16-22
-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婦女觀16-18
- 一、中國傳統(tǒng)婦女觀的內(nèi)容要點16-17
- 二、泰國傳統(tǒng)婦女觀的內(nèi)容要點17-18
- 第二節(jié) 女性主義理論18-20
- 一、女性主義概念與流派18-19
- 二、女性主義觀點的運用19-20
-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婦女觀與女性主義的碰撞20-22
- 第二章《女誡》與漢代女性地位22-31
- 第一節(jié)《女誡》內(nèi)容概要及流傳的背景22-24
- 一、班昭與《女誡》22
- 二、歷史背景22-24
- 第二節(jié)《女誡》反映的傳統(tǒng)婦女觀24-25
- 第三節(jié)《女誡》反映的漢代女性地位25-31
- 一、家庭地位26-28
- 二、社會地位28-29
- 三、法律地位29-31
- 第三章《教女諺》與曼谷王朝初期女性地位31-41
- 第一節(jié)《教女諺》內(nèi)容概要及流傳的背景31-32
- 一、順吞蒲與《教女諺》31
- 二、歷史背景31-32
- 第二節(jié)《教女諺》反映的傳統(tǒng)婦女觀32-35
- 第三節(jié)《教女諺》反映的曼谷王朝初期女性地位35-41
- 一、家庭地位36-37
- 二、社會地位37-39
- 三、法律地位39-41
- 第四章 中泰傳統(tǒng)婦女觀及女性地位對比41-50
- 第一節(jié) 中泰傳統(tǒng)婦女觀的對比41-42
- 第二節(jié) 中泰女性地位對比42-50
- 一、家庭地位42-45
- 二、社會地位45-47
- 三、法律地位47-50
- 第五章 余論50-53
- 附錄 153-55
- 附錄 255-62
- 參考文獻62-65
- 后記65-6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資中筠;;“沉渣泛起”之一 宣揚何種婦女觀?[J];同舟共進;2011年07期
2 肖浩輝,李吉初;毛澤東婦女觀的體系和主要內(nèi)容[J];婦女學苑;1994年02期
3 于石;試論俞正燮的婦女觀[J];江淮論壇;1995年05期
4 盧開宇,,吳永揚;秋瑾、譚嗣同婦女觀之比較[J];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5 周鄭;論市場經(jīng)濟與婦女觀的變革[J];婦女學苑;1996年01期
6 陳桂炳;李贄的婦女觀及其實踐[J];南通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7 安光洲;柏拉圖婦女觀管窺[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1年01期
8 王鳴劍;茅盾的婦女觀論略[J];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9 程新賢;西方人婦女觀的衍變——從古典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2期
10 凌石德;;試論鄭觀應的婦女觀[J];黑龍江史志;2009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宏;;瞿秋白婦女觀與生態(tài)女性主義之比較[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七輯)[C];2013年
2 邵雍;;朝鮮傳統(tǒng)家訓中的婦女觀[A];朝鮮·韓國歷史研究(第十一輯)——中國朝鮮史研究會會刊[C];2009年
3 張茂梅;;孫中山的婦女觀[A];“孫中山北伐與梧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4 寶貴貞;;薩滿教倫理觀與滿族社會價值觀[A];科學發(fā)展觀與民族地區(qū)建設實踐研究[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焦杰;《易》《禮》《詩》對婦女的定位[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星;馬克思恩格斯婦女觀及當代價值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賈秋燕;劉向與范曄的婦女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姚社;宋代家訓中的婦女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吳夢;賢妒論——兩晉南北朝婦女形象及婦女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信英;孔子婦女觀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6 商秀俊;從《查泰萊夫人的情人》看勞倫斯的婦女觀[D];天津師范大學;2006年
7 唐敏莉;《女誡》與《教女諺》的婦女觀及女性地位之比較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5年
8 江曉梅;蘇軾的婦女觀與女子教育思想[D];暨南大學;2006年
9 高歌;試論袁枚的婦女觀及其女子教育實踐[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10 邢雅賢;論伊斯蘭教婦女觀對當代新疆穆斯林婦女的影響[D];新疆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女誡》與《教女諺》的婦女觀及女性地位之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2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92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