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會心理和社會心態(tài)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07:00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民眾的社會心理和社會心態(tài)產生了從恐慌、焦慮不安到趨于平靜,最后解決問題的恢復調整,個體認知的驗證性偏差、自我調整,人際間的相互影響都在這一變化中起到了作用。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在疫情防控中提供了心理咨詢的途徑,但存在法律、管理和運行上的缺陷,需要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推進心理健康良性發(fā)展,構建公眾理性,才能在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將社會風險降到最低。
【文章來源】: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17(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會心理和社會心態(tài)變化過程
(一)恐慌、焦慮不安
1. 缺少應對經驗
2. 疫情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的刺激
(二)趨于平靜
1. 過濾氣泡
2. 人際相互影響
(三)解決問題后的恢復調整
1. 轉移注意力
2. 構建公眾理性
二、從社會心理和社會心態(tài)變化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一)規(guī)律生活,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1. 認知療法(CT)
2. 具有危機意識,增強知識儲備
(二)接受并盡可能回應社會支持
1. 社會支持的含義
2. 傳遞正能量
3. 做出利他行為
三、社會心理的服務體系
(一)社會心理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進行心理疏導可行的方式
(三)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現(xiàn)狀及他國經驗
1. 缺少法律保障
2. 管理不夠規(guī)范
3. 運行存在阻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擊疫情凸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刻不容緩[J]. 陳雪峰,傅小蘭.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0(03)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fā)疫情下流行病學關鍵概念理解偏差及其對防控的影響[J]. 梁梓暉,張亞麗,陸澤源,陸家海.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20(03)
[3]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定位與思路[J]. 辛自強.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8(05)
[4]不同特質焦慮水平的選擇性注意偏向[J]. 彭家欣,楊奇?zhèn)?羅躍嘉. 心理學報. 2013(10)
[5]中國人社會心態(tài)的經驗結構及量表編制[J]. 王益富,潘孝富. 心理學探新. 2013(01)
[6]作為社會意識的社會心理[J]. 李明華. 現(xiàn)代哲學. 2006(06)
[7]SARS病人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分析[J]. 王海琴,劉雪琴,石紅梅,肖蓉,宋紅艷,毛惠娜,謝向韶,李漓. 中華護理雜志. 2004(11)
[8]“非典”對社會公眾心理影響的調查分析[J]. 邢秀茶,張波,馮超. 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 2004(02)
[9]心理-社會干預系統(tǒng)在突發(fā)性事件中的意義和作用[J]. 趙旭東,錢銘怡,樊富珉.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3(08)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社交焦慮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團體認知行為治療的干預效果[D]. 糜蒙蔓.蘇州大學 2017
[2]自我覺知影響情緒體驗的ERP研究[D]. 胡銀瑩.上海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98847
【文章來源】: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17(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社會心理和社會心態(tài)變化過程
(一)恐慌、焦慮不安
1. 缺少應對經驗
2. 疫情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的刺激
(二)趨于平靜
1. 過濾氣泡
2. 人際相互影響
(三)解決問題后的恢復調整
1. 轉移注意力
2. 構建公眾理性
二、從社會心理和社會心態(tài)變化過程中得到的啟示
(一)規(guī)律生活,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1. 認知療法(CT)
2. 具有危機意識,增強知識儲備
(二)接受并盡可能回應社會支持
1. 社會支持的含義
2. 傳遞正能量
3. 做出利他行為
三、社會心理的服務體系
(一)社會心理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二)進行心理疏導可行的方式
(三)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現(xiàn)狀及他國經驗
1. 缺少法律保障
2. 管理不夠規(guī)范
3. 運行存在阻力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抗擊疫情凸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刻不容緩[J]. 陳雪峰,傅小蘭.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0(03)
[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fā)疫情下流行病學關鍵概念理解偏差及其對防控的影響[J]. 梁梓暉,張亞麗,陸澤源,陸家海. 熱帶醫(yī)學雜志. 2020(03)
[3]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定位與思路[J]. 辛自強. 心理技術與應用. 2018(05)
[4]不同特質焦慮水平的選擇性注意偏向[J]. 彭家欣,楊奇?zhèn)?羅躍嘉. 心理學報. 2013(10)
[5]中國人社會心態(tài)的經驗結構及量表編制[J]. 王益富,潘孝富. 心理學探新. 2013(01)
[6]作為社會意識的社會心理[J]. 李明華. 現(xiàn)代哲學. 2006(06)
[7]SARS病人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分析[J]. 王海琴,劉雪琴,石紅梅,肖蓉,宋紅艷,毛惠娜,謝向韶,李漓. 中華護理雜志. 2004(11)
[8]“非典”對社會公眾心理影響的調查分析[J]. 邢秀茶,張波,馮超. 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 2004(02)
[9]心理-社會干預系統(tǒng)在突發(fā)性事件中的意義和作用[J]. 趙旭東,錢銘怡,樊富珉.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 2003(08)
碩士論文
[1]大學生社交焦慮的情緒調節(jié)策略及團體認知行為治療的干預效果[D]. 糜蒙蔓.蘇州大學 2017
[2]自我覺知影響情緒體驗的ERP研究[D]. 胡銀瑩.上海師范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298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29884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