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晉西北寧武縣馬營村“祈雨”儀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10:16
  祈雨是中國傳統農業(yè)社會中十分普遍的一種文化現象,盡管因民族、地域的不同,祈雨方式有所差別,但其作為傳統的禳災方式一直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位于晉西北地區(qū)的馬營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yè)村落,一年一度的祈雨儀式既是當地的一種禳災儀式,也是當地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發(fā)展延續(xù)至今,成為馬營村的一種文化標識。它不僅寄托著馬營村人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希望,也承載著馬營村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了解馬營村人文化生活、心理認知和群體關系的窗口。本文從人類學整體論視角出發(fā),以功能理論為指導,在借鑒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參與觀察法和訪談法獲取大量第一手資料,通過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對祈雨儀式進行研究,全面考察祈雨儀式的文化意義及功能。本文的研究內容除緒論、總結外,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通過介紹馬營村自然地理條件、人文社會環(huán)境特點及民眾文化生活,探討祈雨儀式與馬營村整體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關系,全面展示了馬營村“祈雨”儀式的生存土壤。在此基礎上,對祈雨儀式的歷史淵源、發(fā)展歷程進行梳理并對其存續(xù)原因做了分析與探討。第二部分:通過實地的參與觀察和深入訪談對馬... 

【文章來源】: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二、文獻回顧與討論
        (一)人類學關于儀式、民俗的文化意義研究
        (二)祈雨儀式、民俗相關研究
    三、理論工具、研究內容和研究目的
        (一)人類學對“文化”意義的關注
        (二)功能理論
        (三)晉西北寧武縣馬營村祈雨儀式的文化意義及功能
    四、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過程
        (一)訪談法和參與觀察法
        (二)文獻法
        (三)田野工作過程
第一章 文化與晉西北馬營村歷史及民眾生活
    第一節(jié) 山西寧武縣及馬營村地理位置、歷史沿革
        一、寧武縣及馬營村地理位置、歷史經歷概述
            (一)馬營村地理位置及自然環(huán)境
            (二)馬營村歷史沿革
        二、馬營村周邊環(huán)境及馬營村文化
    第二節(jié) 馬營村民眾生活及經濟社會發(fā)展狀況
        一、馬營村人口、生計及村落經濟
        二、村落廟宇與村民日常信仰活動
    第三節(jié) 馬營村歷史悠久的村落集體文化活動──祈雨節(jié)
        一、歷史淵源及演變過程
        二、祈雨節(jié)存續(xù)原因
第二章 馬營村“祈雨”儀式過程及特征
    第一節(jié) “祈雨”儀式的籌備及展演
        一、“祈雨”儀式的籌備
        二、“祈雨”儀式的展演
    第二節(jié) “祈雨”儀式參與者及角色
        一、“善者”是儀式全程操作與講解的核心人士
        二、負責祈雨活動物資采買、人員安排的村干部
        三、作為祈雨活動后勤保障人員的女性
        四、積極參與的村人、百姓:祈雨儀式重要成員
    第三節(jié) “祈雨”儀式的特征
        一、儀式參與的自發(fā)性
        二、儀式期盼的功利性
        三、儀式展演的娛樂性
第三章 馬營村“祈雨”儀式文化內涵及文化意義
    第一節(jié) “祈雨”儀式中的符號及其文化內涵
        一、柳:祈雨身份的重要標識
        二、取水瓶:神圣的祈雨工具
        三、潑水:傳遞祝福的重要媒介
    第二節(jié) “祈雨”儀式中的女性禁忌及其文化意義
        一、祈雨儀式中女性禁忌的具體表現形式及其變遷
        二、女性禁忌在祈雨儀式中承襲及轉變的原因及意義
第四章 馬營村社會進步與“祈雨”儀式的多重功能
    第一節(jié) 文化傳承與教化功能
        一、喚起村民的集體記憶,傳承村落的歷史文化
        二、教化村民的道德觀念,規(guī)范民眾的日常行為
    第二節(jié) 心理、社會關系等調節(jié)功能
        一、通過祈雨儀式的展演,獲得心理上的安慰
        二、加強民眾間的社會交往,豐富村落社會文化生活
    第三節(jié) 文化認同功能
        一、強化村民對村落文化的認同,增強村民的身份歸屬感
        二、彰顯村落文化的獨特性,贏得周邊村落的普遍認可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晉西北馬營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凈身節(jié)儀式展演及文化價值[J]. 任皓敏.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9(04)
[2]儀式、互動與認同——對杓哇“轉丈人”儀式的實證研究[J]. 陳芳芳.  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9(01)
[3]雨水與“靈驗”的建構——對陜北高家峁村廟的歷時性考察[J]. 陳小鋒.  民俗研究. 2018(05)
[4]族群節(jié)慶:儀式互動與文化認同——以黎平·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jié)為例[J]. 羅輯,梁勤超.  貴州社會科學. 2016(09)
[5]文化互動與儀式變遷——“武陵民族走廊”跳香儀式的田野調查[J]. 明躍玲.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02)
[6]地域民俗信仰研究——淺談山西陽城湯王祈雨與民眾信仰[J]. 段惠麗.  今日中國論壇. 2013(17)
[7]戶縣大良村“伐馬角”祈雨的原始崇拜文化考察[J]. 劉高明,孫立新,賈芝茂.  咸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8]對女性禁忌民俗的探討[J]. 才旦曲珍.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4)
[9]大同地區(qū)祈雨儀式與權威的建構[J]. 張月琴.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10]女性禁忌的文化人類學解讀[J]. 張佳.  科技信息. 2009(13)

博士論文
[1]多元文化空間中的湫神信仰儀式及其口頭傳統[D]. 王淑英.西北民族大學 2010
[2]歸來之神:一個鄉(xiāng)村寺廟重建的民族志考察[D]. 駱建建.上海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明朝中后期衡州府祈雨活動研究[D]. 申沁生.湖南科技大學 2016
[2]傳承與變遷:樂竹村納西族祭天儀式研究[D]. 和虎.西南大學 2014
[3]社會轉型期的年祭儀式變遷[D]. 張帥.安徽大學 2013
[4]古代山東地區(qū)的祈雨風俗考述[D]. 王新文.山東師范大學 2012
[5]清代順天府旱災與禳災初探[D]. 吳力勇.暨南大學 2011
[6]熱貢“六月會”儀式的社會功能研究[D]. 王康康.中央民族大學 2011
[7]清及民國時期華北地區(qū)祈雨儀式[D]. 焦寧.陜西師范大學 2010
[8]求雨儀式與村落空間——后營的個案[D]. 王立陽.北京師范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1975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975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32a7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