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新疆慈善組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9 14:02
本文關鍵詞:民國新疆慈善組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關于慈善史研究,前人之述備矣。如果將其置于晚清民國時期中國的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的歷史洪潮中,以及由社會轉(zhuǎn)型而帶來的慈善組織嬗變這一深刻的社會現(xiàn)象來考量,則能折射出近代新疆慈善組織的興衰變化與波瀾壯闊的社會變革運動交相輝映的場景。民國以降,自然災害、兵燹禍亂和人口遷移夾踵而至,三者相互作用、互為滲透,共同促成民國新疆慈善組織蓬勃興起。籍于此,特以新疆救濟院、新疆慈善會、新疆七道灣難民收容所為考察點,力圖對其經(jīng)營機制、救助活動和特征影響來做一個深入的研究。揭橥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在救助實效上的常設性和臨時性的模式,進一步分析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在經(jīng)費來源、救助理念和救助活動方面,既是較之于傳統(tǒng)慈善組織的一脈相承,亦因其獨特迥異的“近代化趨勢”而在近代新疆社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此表明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實際上起到著社會“減震器”和道德“凈化器”的作用,是推動新疆社會向前發(fā)展的砥柱中流。文章共分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緒論,分析選題意義,闡釋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展示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第二部分考察民國新疆慈善組織興起背景,涵蓋自然災害、兵燹禍結和人口遷移等方面的影響。第三部分介紹民國新疆慈善組織的基本情況,重點以新疆救濟院、新疆慈善會和新疆七道灣難民收容所作為個案分析,揭示其彌縫社會和危機治理的作用,同時造成慈善組織流弊叢生,實績乏善可陳。第四部分為民國新疆慈善組織運營,在經(jīng)費來源上形成政府撥款、社會捐助和自行籌措的三元化格局。但也存在經(jīng)費覆蓋面過窄,監(jiān)督管理不力和慈善立法層次較低等問題,情況不容樂觀。第五部分強調(diào)民國新疆慈善組織以慈善立法為動力,充分發(fā)揮其“中間紐帶”的作用;以及在穩(wěn)定社會秩序和改進社會風氣方面所起到的雙重現(xiàn)實意義。結語再從“以斑窺豹”的視闕下對民國慈善組織社會環(huán)境大變遷的歷史背景進行對照,認為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實際上發(fā)揮著社會控制、社會管理和社會甄陶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民國 新疆 慈善組織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C913.7;K258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緒論7-11
- 1.1 研究意義7-8
- 1.2 研究現(xiàn)狀8-10
- 1.3 創(chuàng)新與不足10-11
- 2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興起背景11-18
- 2.1 自然災害11-14
- 2.2 兵燹戰(zhàn)禍14-16
- 2.3 人口遷移16-18
- 3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18-41
- 3.1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概況18-21
- 3.2 新疆救濟院21-28
- 3.3 新疆慈善會研究28-36
- 3.4 新疆七道灣難民收容所36-41
- 4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運營41-48
- 4.1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經(jīng)費來源41-46
- 4.2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存在問題46-48
- 5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影響48-53
- 5.1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意義48-50
- 5.2 民國新疆慈善組織對當代啟示50-53
- 結語53-55
- 參考文獻55-59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9-60
- 后記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柏連學;;走進臺北迪化街[J];臺聲;2007年07期
2 許建英;;英國駐迪化領事館的建立及活動述論[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03期
3 賈春陽;;美國駐迪化領事館的設立與其“疆獨”政策的緣起[J];國際論壇;2010年04期
4 閆佼麗;;20世紀40年代美國駐迪化領事館的建立及其活動[J];新疆社會科學;2010年04期
5 丁歀;南疆考察記——由迪化至阿克
本文編號:316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64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