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會價值觀的沖突感受與制度化破局之路
發(fā)布時間:2021-04-26 11:39
培養(yǎng)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加強青年認同其價值,更要培養(yǎng)以制度優(yōu)化為基礎的積極心理體驗。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蘊含四對沖突心理感受:競爭觀念顯示競爭感與不安全感循環(huán)、成就觀念折射平凡感與不凡感趨同、自我觀念反映真實感與虛無感交疊、道德觀念呈現(xiàn)無力感與自我實現(xiàn)感并存。制度優(yōu)化是形塑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出路,需要優(yōu)化社會保障制度,縮減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價值觀青年的距離感;優(yōu)化資源再分配制度,提高青年對終極性社會價值觀的認同感;優(yōu)化媒介管理制度,培養(yǎng)青年對多元文化的享受感,挑戰(zhàn)世俗化社會價值觀。
【文章來源】:人文雜志.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1.青年社會價值觀的變遷背景與社會價值
2.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實然狀態(tài)與應然目標
3.培養(yǎng)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心理邏輯與問題解構
二、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的沖突感受
1.競爭觀念展現(xiàn)競爭感與不安全感的循環(huán)
2.成就觀念折射平凡感與不凡感的趨同
3.自我觀念反映真實感與虛無感的交疊
4.道德觀念呈現(xiàn)無力感與自我實現(xiàn)感的并行
三、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問題寫照
1.青年社會價值觀的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傾向分化日隆
2.終極性青年社會價值觀亟待辨識與認同
3.精神文明建設速度慢于個體觀念世俗化速度
四、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培養(yǎng)路徑:制度優(yōu)化
1.優(yōu)化社會保障制度,縮減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價值觀青年的距離感
2.優(yōu)化資源再分配制度,提高青年對終極性社會價值觀的認同感
3.優(yōu)化媒介管理制度,培養(yǎng)青年對多元文化的享受感,挑戰(zhàn)世俗化社會價值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偽精致”青年的視覺包裝、偽飾緣由及隱形焦慮[J]. 敖成兵. 中國青年研究. 2020(06)
[2]全球視野下中國“90后”的經(jīng)濟自信——兼論代際價值觀轉變理論視角下的中國青年與制度變革[J]. 王文.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4)
[3]自反性青年亞文化——青年文化的空間屬性與情感轉向[J]. 王昱娟. 當代青年研究. 2020(02)
[4]公益“形意世界”中的“自我”轉變——“80后”社會組織青年從業(yè)者價值觀及行為研究[J]. 孫國嫄. 青年研究. 2020(0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青年價值觀變遷的軌跡、規(guī)律及其現(xiàn)實啟示[J]. 任鵬,張競文.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
[6]“新擬態(tài)環(huán)境”:短視頻博主的人格化表達及其對用戶的影響研究[J]. 汪雅倩. 中國青年研究. 2020(01)
[7]改革開放40年青年價值觀變遷軌跡及特征[J]. 黃英. 中國青年研究. 2019(12)
[8]“佛系青年”現(xiàn)象生成邏輯與引導研究[J]. 繆笛. 中國青年研究. 2019(09)
[9]深度現(xiàn)代化:80后90后群體的價值沖突與認同[J]. 包蕾萍. 中國青年研究. 2019(08)
[10]青年“喪”文化的話語生成和情感實現(xiàn)[J]. 羅敏,支庭榮. 當代青年研究. 2019(04)
本文編號:3161348
【文章來源】:人文雜志. 202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1.青年社會價值觀的變遷背景與社會價值
2.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實然狀態(tài)與應然目標
3.培養(yǎng)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心理邏輯與問題解構
二、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的沖突感受
1.競爭觀念展現(xiàn)競爭感與不安全感的循環(huán)
2.成就觀念折射平凡感與不凡感的趨同
3.自我觀念反映真實感與虛無感的交疊
4.道德觀念呈現(xiàn)無力感與自我實現(xiàn)感的并行
三、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問題寫照
1.青年社會價值觀的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傾向分化日隆
2.終極性青年社會價值觀亟待辨識與認同
3.精神文明建設速度慢于個體觀念世俗化速度
四、當代中國青年社會價值觀的培養(yǎng)路徑:制度優(yōu)化
1.優(yōu)化社會保障制度,縮減物質主義與后物質主義價值觀青年的距離感
2.優(yōu)化資源再分配制度,提高青年對終極性社會價值觀的認同感
3.優(yōu)化媒介管理制度,培養(yǎng)青年對多元文化的享受感,挑戰(zhàn)世俗化社會價值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偽精致”青年的視覺包裝、偽飾緣由及隱形焦慮[J]. 敖成兵. 中國青年研究. 2020(06)
[2]全球視野下中國“90后”的經(jīng)濟自信——兼論代際價值觀轉變理論視角下的中國青年與制度變革[J]. 王文. 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4)
[3]自反性青年亞文化——青年文化的空間屬性與情感轉向[J]. 王昱娟. 當代青年研究. 2020(02)
[4]公益“形意世界”中的“自我”轉變——“80后”社會組織青年從業(yè)者價值觀及行為研究[J]. 孫國嫄. 青年研究. 2020(02)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青年價值觀變遷的軌跡、規(guī)律及其現(xiàn)實啟示[J]. 任鵬,張競文.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
[6]“新擬態(tài)環(huán)境”:短視頻博主的人格化表達及其對用戶的影響研究[J]. 汪雅倩. 中國青年研究. 2020(01)
[7]改革開放40年青年價值觀變遷軌跡及特征[J]. 黃英. 中國青年研究. 2019(12)
[8]“佛系青年”現(xiàn)象生成邏輯與引導研究[J]. 繆笛. 中國青年研究. 2019(09)
[9]深度現(xiàn)代化:80后90后群體的價值沖突與認同[J]. 包蕾萍. 中國青年研究. 2019(08)
[10]青年“喪”文化的話語生成和情感實現(xiàn)[J]. 羅敏,支庭榮. 當代青年研究. 2019(04)
本文編號:31613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6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