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力”“美”兼具的中國特色社會心理學
發(fā)布時間:2021-04-07 05:48
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的特色是"精小慎微",力圖以精致的方法獲得小范圍內(nèi)的準確結(jié)論,以提升學科內(nèi)在美感為基本旨趣,但由此也喪失了對重大社會問題的理論想象力和實踐影響力,造成社會心理學界在公共政策和社會生活中的集體性失語。這是中國社會心理學取得更大發(fā)展的真正危機。以成為一門政策科學為導向,深度參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進程,主動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需求、助推社會治理能力的提升,可為中國心理學的發(fā)展提供一種可行路徑,使得學科發(fā)展獲得現(xiàn)實的生命力和強勁的助推劑,成為一門兼具"力"與"美"的中國特色社會心理學,從而增加中國社會心理學的社會解釋力和政策影響力。
【文章來源】: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20,8(04)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消失的社會”:“精小慎微”的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
2 “失語的學科”:中國社會心理學發(fā)展的真正危機
3 助推社會治理:中國特色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學科使命
4 結(jié)語:建設“力”“美”兼具的中國特色社會心理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下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一提兩抑”[J]. 張書維,申翊人,周潔. 心理學報. 2020(02)
[2]脫貧內(nèi)生動力機制的質(zhì)性探究[J]. 傅安國,張再生,鄭劍虹,岳童,林肇宏,吳娜,黃希庭. 心理學報. 2020(01)
[3]生育年齡限制感提高女性的計劃生育數(shù)量[J]. 邢采,孟彧琦,林青青,秦子玉. 心理學報. 2019(04)
[4]從“理性人”到“行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為科學轉(zhuǎn)向[J]. 呂小康,武迪,隋曉陽,汪新建,程婕婷. 心理科學進展. 2018(12)
[5]社會心理學如何響應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J]. 王俊秀.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8(10)
[6]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到“公共心理服務體系”[J]. 呂小康,汪新建.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8(10)
[7]行為公共管理學探新:內(nèi)容、方法與趨勢[J]. 張書維,李紓. 公共行政評論. 2018(01)
[8]社會治理中的心理學問題[J]. 辛自強.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1)
[9]拉斯韋爾的政策科學:設想、爭論及對中國的啟示[J]. 李文釗. 中國行政管理. 2017(03)
[10]心理學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J]. 楊玉芳,郭永玉.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7(02)
本文編號:3122923
【文章來源】: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20,8(04)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1 “消失的社會”:“精小慎微”的現(xiàn)代社會心理學
2 “失語的學科”:中國社會心理學發(fā)展的真正危機
3 助推社會治理:中國特色社會心理學的重要學科使命
4 結(jié)語:建設“力”“美”兼具的中國特色社會心理學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行為公共管理學視角下公共決策的社會許可機制:“一提兩抑”[J]. 張書維,申翊人,周潔. 心理學報. 2020(02)
[2]脫貧內(nèi)生動力機制的質(zhì)性探究[J]. 傅安國,張再生,鄭劍虹,岳童,林肇宏,吳娜,黃希庭. 心理學報. 2020(01)
[3]生育年齡限制感提高女性的計劃生育數(shù)量[J]. 邢采,孟彧琦,林青青,秦子玉. 心理學報. 2019(04)
[4]從“理性人”到“行為人”:公共政策研究的行為科學轉(zhuǎn)向[J]. 呂小康,武迪,隋曉陽,汪新建,程婕婷. 心理科學進展. 2018(12)
[5]社會心理學如何響應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J]. 王俊秀.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8(10)
[6]從“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到“公共心理服務體系”[J]. 呂小康,汪新建. 心理技術(shù)與應用. 2018(10)
[7]行為公共管理學探新:內(nèi)容、方法與趨勢[J]. 張書維,李紓. 公共行政評論. 2018(01)
[8]社會治理中的心理學問題[J]. 辛自強. 心理科學進展. 2018(01)
[9]拉斯韋爾的政策科學:設想、爭論及對中國的啟示[J]. 李文釗. 中國行政管理. 2017(03)
[10]心理學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J]. 楊玉芳,郭永玉.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17(02)
本文編號:31229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312292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