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科學普及須發(fā)揮“四類”人才的作用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is the most advanced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to the publi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ublic welfare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literacy of the whole society. It is not only the process of social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but also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theory, and emphasizes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science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acceptance of social science by the whole society. Therefore,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 science is not only a systematic project to popularize knowledge, but more importantly, it is not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
【分類號】:C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綠英;李慶原;;提高柳州市農村居民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對策——柳州市提高農村居民科學文化素養(yǎng)研究之二[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2 張一川;;初中光學教學中的美育問題[J];物理教師;1989年06期
3 陳忠興;;如何提高小學科學課教學效率[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年04期
4 吳雄文;;關注新時期運動員特點,提高教練員思想文化素養(yǎng)及心理素質[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5 ;美國〔二○六一〕計劃[J];教育理論與實踐;1996年06期
6 趙秀萍;;談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7年02期
7 黃衛(wèi)華;淺說圖書館與素質教育[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5年01期
8 焦云;;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年10期
9 尚進;;因閱讀而精彩[J];小學教學研究;2008年07期
10 徐艷芳;;淺談圖書建設如何適應新學科的需要[J];中國高校師資研究;199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蘇潔;;對公眾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調查與思考[A];創(chuàng)新驅動與轉型發(fā)展——青島市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張振國;;論科技教育與公眾科學文化素養(yǎng)建設[A];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與科技支撐——青島市第十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3 王莉;;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4 李肇瑋;;從中國經濟發(fā)展看青年問題[A];“面向新世紀的青年與青年工作”征文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5 張曉娟;王東興;;論中職教學中化學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4卷)[C];2010年
6 莫鴻靜;;以人為本是科技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靈魂[A];2004年科技館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4年
7 鐘秉明;;科技館展廳布展過程中的思考[A];2004年科技館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文勇;有針對性地開展好社科普及[N];畢節(jié)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王克祥;為了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養(yǎng)[N];北京科技報;2004年
3 袁天志;永葆先進本色[N];貴州日報;2006年
4 鄧海剛;“四進農家”培育文明富裕新農民[N];民主協商報;2010年
5 龍煤雙鴨山分(子)公司辦公室 趙順方;以社會意識反作用的能動原理促企業(yè)逆勢前行[N];雙鴨山日報;2013年
6 本報通訊員 高暢;走向社會的北京自然博物館[N];科技日報;2010年
7 辛漢玲;注重品德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的培育[N];山西日報;2000年
8 省政協委員 關原成;自主創(chuàng)新是山西崛起的動力[N];山西政協報;2006年
9 本報特約評論員;福建發(fā)展的最大辯證法[N];福建日報;2014年
10 崔成明;想想自己能否“代表”[N];解放軍報;2000年
,本文編號:2456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45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