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理論中空間問題的沉寂與興起
[Abstract]: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so-called "spatial turn" has appeared in the west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at is to say,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which has been dominated by history and time for a long time, has been changed. Turn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 to examine historical situations and social life, empty
【作者單位】: 浙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國外馬克思主義若干重大理論研究動向及其評述”(項目批準號:2009JJD720006)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C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能為;伽達默爾“第三次啟蒙”與現代科學化時代[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陸自榮,楊鳳娥;“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體制的人格基礎[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01期
3 吳寧;;社會弱勢群體權利保護的法哲學解讀[J];長白學刊;2006年01期
4 李順華;現代性與宗教[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5年01期
5 程世波;;批評理論的空間轉向——論戴維·哈維對空間問題的探尋[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張佩國;解讀地方性制度——一項關于中國社會的本土化研究策略[J];東方論壇;2003年02期
7 石崧,寧越敏;人文地理學“空間”內涵的演進[J];地理科學;2005年03期
8 劉泓;廣告?zhèn)鞑?符號秩序的建構[J];東南學術;2002年03期
9 閆鐘;試析涂爾干的社會學研究方法——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為例[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10 陳峰,王海濤;后現代語境中的歷史“客觀性”問題[J];東岳論叢;200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莊永成;;我國工業(yè)設計急需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仰海峰;;彈性生產與資本的全球空間規(guī)劃[A];上海社科院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論壇2007論文集[C];2007年
3 祁林;;景觀電影之“景觀”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視野中的影視新格局——第三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安尼瓦爾.賽買提;維吾爾民間禁忌研究[D];新疆大學;2001年
2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權力話語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2年
3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金鵬;符號化政治——并以文革時期符號象征秩序為例[D];復旦大學;2003年
5 王學義;人口現代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3年
6 孫相東;地緣政治學的性質:一種多維視角分析[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7 鮑江;象征與意義:葉青村納西族宗教儀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8 樸姿映;空間的建構與想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永春;《少年中國》與五四時期社會思潮[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鳳玲;遼東滿族的儀式與象征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鄭莉;涼山彝族信仰的表達與嬗變——對畢摩儀式的經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張艷;福柯眼中的“圓形監(jiān)獄”[D];湘潭大學;2003年
4 曾強;沖突與適應:對當代農村宗教信仰的社會學思考[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5 張承東;敦煌寫本齋文探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6 宋萑;學校升旗儀式的人種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黃亦靜;中世紀英格蘭基督教朝圣史探微[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陳一新;論米歇爾·?碌臍v史哲學[D];江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馬晶晶;論?碌脑捳Z及話語下的文學[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錢章勝;“成為你自己”——魯迅、魯迅現象和現代性問題[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季富政;;三峽地區(qū)場鎮(zhèn)社會形態(tài)[J];重慶建筑;2010年01期
2 朱桃香;;論敘事空間結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3 韓志明;;合作治理的空間化構想——評《行政倫理的觀念與視野》一書[J];學海;2010年02期
4 金凌晨;;歷史的鏈條[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0年05期
5 范盈盈;;魯迅《弟兄》敘事時空的構建[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10年03期
6 朱艷陽;;《達洛維太太》的空間追求[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7 王凱元;;試論?碌目臻g觀[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張娟;;公共空間視野下上,F代市民敘事的空間化特征[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董慧;;何種后現代——大衛(wèi)·哈維對后現代的歷史地理唯物主義解讀與建構[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10 周國興;;公共性/批判性的重建——評《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紀的終結與90年代》[J];開放時代;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簡政珍;;意象敘述美學——以中生代詩人為例[A];中國新詩:新世紀十年的回顧與反思——兩岸四地第三屆當代詩學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李永東;;論外省作家筆下的成都形象[A];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羅江帆;;戰(zhàn)略空間規(guī)劃——一條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可行之路?[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周根紅;;全球化時代少數民族電影的民族文化境遇[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徐廣袖;黃謨濤;葉修松;;海洋磁場重力場數據整理與采集建庫技術[A];第二十一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梁麗喬;李麗娟;;洮兒河流域蒸散發(fā)時空格局及其演變機制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彥兵;李小娟;連建;楊燦坤;;基于GIS的農村社會經濟統(tǒng)計信息的空間化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張萍;張柏;;人口的動態(tài)變化對傳染病傳播影響的模擬研究[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楊沐;;時空的新內涵界定[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10 祝青林;張留柱;于貴瑞;戴東;蔡福;劉新安;;近30年黃河流域降水量的時空演變特征[A];中國氣象學會2008年年會氣候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高靜;王愛民會見萬通董事長馮侖一行[N];廊坊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單憬崗;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海南要抓住時機做好空間規(guī)劃[N];海南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孟涵;地理位置融入微博百度地圖試水實時搜索[N];國際商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雅然;韓國館:韓文“建造”多彩生活[N];中國貿易報;2010年
5 江上舟;用“JD模式”力破城市宜居難題[N];聯(lián)合時報;2010年
6 童強 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從“虔誠的時間后代”到“堅定的空間居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深圳特區(qū)報特派記者 藍岸;韓國館探秘:韓中友好被放在第一要素[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8 趙潔;梅花香自苦寒來[N];中國測繪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李薇;為全國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供支撐[N];中國測繪報;2010年
10 張葦;雕刻精彩絕倫的亞運時間[N];中國黃金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霞;《塵埃落定》的空間化書寫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2 孫圣英;阿蘭·羅伯-格里耶新小說中的時間[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代兵;大城市多功能基本農田規(guī)劃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石淑芹;基于多源數據的吉林省玉米生產力區(qū)劃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9年
5 沈琪;崇明生態(tài)島建設空間決策支持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陳正華;基于遙感資料的浙江省海岸帶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7 李軍;基于GIS的氣候要素空間分布研究和中國植被凈第一性生產力的計算[D];浙江大學;2006年
8 王霞;越界的想象:論納博科夫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越界現象[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康殿民;山東省腎綜合征出血熱時空流行動態(tài)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10 韓曉;中國古代小說空間論[D];復旦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瑞青;三峽庫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數據集成與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王冰;基于遙感和GIS的高分辨率城市人口密度模擬[D];西南大學;2010年
3 沈紅;GCMs在黃土高原的適用性評估[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4 王志偉;中國歷代人口分布空間化方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5 殷欣;杜拉斯文本的“空間敘述”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6 任媛媛;《河灣》中的敘事空間解讀[D];中南大學;2010年
7 俞超;上海市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平臺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8 蘇華普;《務虛筆記》的敘事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郭小坤;當下都市劇中的空間文化內涵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楊訪問;論影視對海巖小說創(chuàng)作的影響[D];湖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3961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239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