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馬克思、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探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01 15:57

  本文選題:馬克思 + 恩格斯。 參考:《內蒙古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婦女被壓迫、受歧視的現(xiàn)象在人類歷史上長期存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過程中,對婦女的生存與發(fā)展問題也有所關注。他們從唯物史觀出發(fā),通過對人類歷史早期社會生產(chǎn)方式的考察,揭示了男女不平等是生產(chǎn)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提出了婦女受壓迫的實質是階級壓迫,說明了婦女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私人所有。在此基礎上,馬克思與恩格斯把婦女解放納入到無產(chǎn)階級解放的事業(yè)中,以人類解放這一高度來看待婦女問題,分析了婦女解放的基本途徑是參加社會勞動,得出了婦女解放的必經(jīng)道路是兩性聯(lián)合,指明了婦女解放的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其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馬克思、恩格斯婦女解放思想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政治層面的行動綱領,更重要的是哲學層面的總體思路。馬克思與恩格斯從唯物史觀出發(fā)來考察婦女問題的形成,以社會變革運動來解決婦女發(fā)展的問題,用人類解放視角來審視婦女解放的方向,其獨特的視角與觀點對于西方女性主義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一定的理論影響,對于如何解決我國婦女的問題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Abstract]:The phenomenon of women being oppressed and discriminated exists for a long time in human history. Marx and Engels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the course of establishing Marxist theory system. Starting fro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arly social production mode in human history, they revealed that the in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s the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o a certain stage,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essence of women's oppression is class oppression. The root cause of women's problems lies in private ownership. On this basis, Marx and Engels put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into the cause of proletarian liberation, looked at the problem of w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liberation, and analyzed that the basic way to emancipate women was to take part in social labo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nly way to emancipate women is the union of the sexe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ultimate goal of women's liberation is to realize its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 and Engels emancipating the mind lies not only in the action program of political level, but also in the general thought of philosophy. Marx and Engels examined the formation of women's problems from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olved the problem of women's development by social change movement, and examined the direction of women's lib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liberation. Its unique perspective and viewpoint have a certain theoretical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feminism, and also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ese women.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A81;C913.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冰,王雪芹;新時期婦女解放的困惑與出路[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0年04期

2 孫梅花;婦女解放:途徑·障礙·對策[J];勝利論壇;2000年06期

3 張愛青;《新青年》在婦女解放中的作用[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4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基本理論”課題組;改革開放以來婦女解放基本理論觀點綜述[J];婦女研究論叢;2002年05期

5 劉書林,蔡文鵬,張富良;略論李大釗與婦女解放[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張富良;李大釗的婦女解放理論與實踐[J];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7 陳文聯(lián);晚清婦女解放思潮興起的原因及特點[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8 張富良;李大釗對婦女解放問題的探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張明蕓,王晶;中國特色婦女解放與發(fā)展道路思考[J];中國婦運;2004年03期

10 劉霞;瞿秋白對婦女解放的探索[J];黨史文苑;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張珊珍;;建國以來婦女解放事業(yè)的歷史回顧[A];五十年社會變遷與中國現(xiàn)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王玲玲;;男權文化·市場經(jīng)濟·婦女解放——對中國婦女解放的歷史反思[A];《文化轉型中的婦女與婚姻家庭》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3 高小賢;;總序[A];社會性別與發(fā)展在中國:回顧與展望[C];2002年

4 呂靜;;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婦女解放[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9)[C];2011年

5 金沙曼;;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延安的實踐發(fā)展與新的時代內涵[A];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全國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6年

6 金沙曼;;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在延安的實踐發(fā)展與新的時代內涵[A];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全國延安精神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6年

7 巢小麗;;傳播、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婦女觀的中國化[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8 劉玲琪;;小額信貸扶貧模式中婦女參與機制的實踐與思考[A];社會性別與發(fā)展在中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9 林星;;福州女性與近代社會變遷[A];閩都文化研究——“閩都文化研究”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譚琳;新時期的思考:婦女解放、婦女運動、婦女發(fā)展[N];中國婦女報;2003年

2 本報記者 蔡雙喜;中國特色婦女解放與發(fā)展道路的當下思索[N];中國婦女報;2012年

3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解放理論”課題組 馬焱 執(zhí)筆;改革開放后婦女解放理論回眸[N];中國婦女報;2002年

4 “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解放理論”課題組馬焱;改革開放后婦女解放理論回眸(下)[N];中國婦女報;2002年

5 記者 郭銘華;“婦女解放百年足跡”作品評選揭曉[N];黑龍江日報;2010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 王緋;近代婦女解放先覺們的“大心腸”[N];中國婦女報;2012年

7 ;凝聚力量,,共推婦女解放與發(fā)展[N];中國婦女報;2013年

8 陸鳴;婦女解放歷史探析[N];中國婦女報;2003年

9 吳炫;婦女解放、人的解放與表面問題[N];中華讀書報;2002年

10 黃晴;婦女解放百年回思[N];人民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克霞;革命與變遷[D];山東大學;2007年

2 陳文聯(lián);五四時期婦女解放思潮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羅月嬋;從人口生產(chǎn)視角看婦女解放之路[D];中南大學;2013年

4 陳靜;當代中東婦女發(fā)展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3年

5 那瑛;“離家”與“回家”[D];吉林大學;2008年

6 李丹;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亞楠;解放區(qū)土改運動中的婦女解放與婚姻家庭地位變遷(1946—1949年)[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2 劉小樂;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的中國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6年

3 謝磊;馬克思婦女解放理論及其當代價值[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4 崔婷;民國時期天津婦女社團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6年

5 孟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婦女思想研究[D];河北經(jīng)貿大學;2016年

6 郭婷;抗戰(zhàn)時期婦女解放問題[D];鄭州大學;2016年

7 孫浩;湖北土改時期的農村婦女翻身研究(1950-1952年)[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8 韓琛;毛澤東婦女思想及當代價值[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6年

9 李丹;馬克思恩格斯婦女解放理論及其價值研究[D];西北大學;2016年

10 王麗平;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理論中國化的歷程與啟示[D];安徽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19647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9647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09b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