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發(fā)現實名制能夠有效促進合作
本文選題:合作行為 + 集體合作 ; 參考:《科學通報》2017年21期
【摘要】:正合作行為廣泛存在于現實社會中,它對物種進化和人類社會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生存斗爭中,如何理解合作行為及維持集體合作的穩(wěn)定性仍然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科學難題.因此,合作行為的研究是國際學術界持續(xù)關注的研究熱點;在2005年Science公布的125個最具挑戰(zhàn)性科學問題中(前25個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問題),第16個問題便是"人類合作行為如何發(fā)展".為研究社會群體
[Abstract]:The positive cooperative behavior widely exists in the real society. It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spe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 the fierce struggle for survival,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operative behavior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the collective cooperation is still a scientific problem we fac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cooperative behavior is a continuous conc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 In the 125 most challenging scientific questions published by Science in 2005 (the first 25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the sixteenth question is "how to develop human cooperation". To study the social group.
【分類號】:C9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俊茹,李江霞;關于合作行為的研究述評[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年03期
2 高秀芝;6—11歲兒童合作行為發(fā)展趨向研究[J];天津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3 李義波;朱考金;;農民合作行為研究——蘇北P村蔬菜產業(yè)協會調查[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林舒;吳聲怡;;中國文化因素對農民合作行為影響分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5 沈美芳;;兒童合作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年08期
6 喻小琴;;兒童合作行為研究綜述[J];安康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7 李麗純;;農民專業(yè)合作行為的廣義經濟學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王鳳;;農民合作行為的邏輯分析——基于皖南A類村莊的個案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1年09期
9 張秀娟;;談小學生良好合作行為的養(yǎng)成[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年03期
10 孫鶴;;合作行為的一個聯盟博弈分析——兼論社會和諧基本要素[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胡華敏;馬劍虹;;社會兩難情景中身份差異性對合作行為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馬劍虹;徐美玲;;信任及其對公共資源兩難博弈中合作行為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長江;李紓;;自我解析與群體情境對社會困境中合作行為的影響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常學藝;減負應是學校與家庭的合作行為[N];中國婦女報;2013年
2 金湖縣實驗幼兒園 劉桂鳳;促進大班幼兒合作行為的指導策略[N];江蘇教育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曾維君;基于重復囚徒困境博弈的風險與合作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胡華敏;兩難情景中合作行為的社會理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3 昌明;合作行為與經濟學中的互補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郭錦墉;農產品營銷中農戶合作行為實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楊涵新;復雜網絡上的若干動力學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囡;大班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的合作行為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2 許君迎;混齡班幼兒合作行為特點的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6年
3 邵雅恒;他人情緒指向性對合作行為的影響[D];南京大學;2016年
4 杜佳玉;暴力電子游戲中合作情境的積極價值:提升合作,減少攻擊[D];西南大學;2016年
5 黃曉嬌;初中生的內疚水平及其與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為的關系[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6 伯玲;大班(5-6歲)幼兒同伴合作行為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7 王蕾;自我構念類型和內外群體偏差效應對合作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8 劉金梁;3—6歲兒童氣質對合作行為的影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9 文愛兵;復雜網絡中合作行為與網絡結構的自適應動力學行為研究[D];寧波大學;2012年
10 王晶;公共物品兩難中合作行為的神經網絡建模[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9308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93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