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建設研究”之“每期一題”選題預告
本文關鍵詞: 建設研究 公共服務均等化 學術期刊 選題 社會科學 對策建議 社會保障 基礎教育 財政投入 預告 出處:《重慶社會科學》2012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重慶社會科學》自2012年第3期起,在全國學術期刊中率先推出"智庫建設研究"欄目,包括"學理闡釋"和"每期一題"兩個子欄目。現(xiàn)將2012年第4期"每期一題"選題預告如下。第4期選題:公共服務均等化。包括公共財政投入、基礎教育、公共醫(yī)療、社會保障、就業(yè)等方面。"每期一題"文章要求圍繞主題方向一事一議,任選一角度切入提出具有較強應用性的對策建議,見
[Abstract]:< > is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since 2012 third period, in the 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 launched the first "column construction research" including "think-tank, explanation" and "each one of two sub sections. The 2012 fourth issue of" each "topic notice as follows. Fourth topics: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services including public financial investment, basic education, public health, social security, employment and other aspects." each one "the direction around the theme of a proposed optional angle,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ith strong application, see
【作者單位】: 《重慶社會科學》編輯部;
【分類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禹建柏,劉紅燃,李文斌;真切的體驗,深刻的反思,神圣的奉獻——評范大平《中國農(nóng)村文化建設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2 周琳;開展有中國特色的文明城市建設研究——《文明:人與城市的對話》評介[J];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01期
3 江淋淋;;農(nóng)民工公共服務歧視性供給現(xiàn)象探究——基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視角[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中共金堂縣委黨校課題組;黃武;陳明星;;關于金堂推進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改革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5 張旭;;2009~2010年度中國公共服務小康指數(shù):71.5 公共服務滿意度調(diào)查:滬、杭、穗居前三[J];小康;2010年03期
6 劉振杰;;現(xiàn)代老年保障制度的理論及實踐[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7 ;大理學院學報2005年第4卷總目次[J];大理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8 雨微;;探索城市社區(qū)建設 推動社會科學發(fā)展——《構建社會生活共同體——新時期城市社區(qū)建設研究》評介[J];嶺南學刊;2009年03期
9 周鐵成;推進農(nóng)村集鎮(zhèn)社區(qū)建設初探[J];中國民政;2005年08期
10 李偉梁;論加強社區(qū)文化建設研究的幾個問題[J];理論界;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首屆“中國老年學獎·學術成果獎”獲得者[A];江蘇老年學研究論文選集(2007-2008)[C];2008年
2 陳宇;;公共服務供給視角下的農(nóng)村社區(qū)服務中心建設問題研究——以杭州為例[A];2011年浙江省社會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本報記者 陳偉 王眉靈 繆琴 袁筱 劉瀏 黃穎 張婷婷;管理水平向城里看齊[N];成都日報;2008年
2 中郡縣域經(jīng)濟研究所 劉福剛;“地區(qū)相對富裕程度監(jiān)測評價”簡介[N];光明日報;2008年
3 潘園園;國家統(tǒng)計局出臺措施支持海西建設[N];福建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張雪原 通訊員邢星;北京:視頻咨詢面對面[N];中國信息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葛永坤;綿陽重建在災區(qū)樹立了榜樣[N];綿陽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戚鳳芝;轉型期中國城市公民文化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2 于佳;自治型社區(qū)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3 陳佩華;推進中的蘇州城市社區(qū)文化建設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4 孫曉輝;礦業(yè)主導型小城鎮(zhèn)轉型期社區(qū)建設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5 蘇麗;武漢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6 羅英豪;社會建構論視角下的城市社區(qū)建設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睿;“參與與創(chuàng)造”——基與社會學視角的昆明城市當代住區(qū)開放空間建設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8 李冬梅;長春市城市社區(qū)自治組織建設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9 李文哲;城市社區(qū)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03年
10 張惠麗;城市社區(qū)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5187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51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