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學論文 >

農村留守婦女婆媳矛盾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6 06:19

  本文關鍵詞:農村留守婦女婆媳矛盾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出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留守婦女 婆媳矛盾 社會工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戶籍制度的改革,大量的農村勞動力特別是青年男性涌向城市,使得農村留守婦女問題日漸突出,尤其是農村留守婦女的婆媳關系不容樂觀。調查顯示,有60%左右的留守婦女表示,婆媳關系一般甚至緊張,因此在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背景下,關注農村留守婦女的婆媳關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目前學者對婆媳關系的研究多數僅停留在理論分析層面,對于如何解決婆媳矛盾的實務性研究較少。因此,本研究將對農村留守婦女的婆媳矛盾進行研究并達到以下目的:在訪談的基礎上了解婆媳矛盾的現(xiàn)狀及特征,然后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yè)方法進行介入,幫助存在婆媳矛盾的留守婦女改善婆媳關系,促進家庭和諧,提高生活質量。在本研究中,筆者使用了文獻研究法,閱讀并分析了與研究相關的文獻,并對相關理論進行了學習,然后選擇了北方一個留守家庭較多的村莊作為研究的地點,在了解該村基本情況的基礎上,通過半結構式訪談法對該村的婦女主任以及30位留守婆媳(其中有3對婆媳來自于同一家庭)進行了訪談,根據訪談內容對農村留守婦女婆媳關系的類型、婆媳矛盾產生的主要原因、婆媳關系不和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了分析,并由此說明了社會工作介入農村留守婦女婆媳矛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筆者從社會工作的研究視角出發(fā),對在實習過程中接觸到的兩個典型案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在順利接案后,筆者首先收集了服務對象的相關資料,并對其存在的問題以及可利用的資源進行了預估,然后和服務對象協(xié)商了切實可行的服務目標,并制定了服務計劃,最后使用個案社會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進行介入。在服務過程中,筆者嚴格遵循了社會工作者的價值要求,充分運用了社會工作的方法與技巧,從關系建立階段到結案,開展了多次的輔導活動,逐步改善了服務對象的情緒,緩和了其與婆婆的緊張關系,最后通過多種方式的評估,表明兩次服務基本上達成了與服務對象制定的目標,于是便順利結案,呈現(xiàn)出了完整的個案服務過程。最后筆者根據本研究總結了在開展農村社會工作時,與當地居委會合作,便于開展工作、社會工作者準確定位自身角色便于有效提供服務等經驗,并對服務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運用不熟練,以及自身能力方面的不足進行了反思。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C913.1;C9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齊建英;;河南省農村留守婦女發(fā)展狀況研究[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李楠;楊洋;;廣東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吳惠芳;饒靜;;農村留守婦女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 蔣永萍;;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狀況的真實寫照——評《阡陌獨舞——中國農村留守婦女》[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5 徐政;周生龍;;家家上項目 戶戶奔小康——徐州市推動農村留守婦女創(chuàng)業(yè)工作紀實[J];中國就業(yè);2010年01期

6 余益兵;方明;王莉;王東;;中國農村留守婦女研究述評[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朱潼歆;;對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分析與思考[J];河北學刊;2011年05期

8 李小華;阮積嵩;;農村留守婦女問題探討[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10期

9 童秀梅;;提高農村留守婦女素質的途徑——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9期

10 童秀梅;;芻議農村留守婦女再教育[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郭黎巖;衛(wèi)丹;;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狀況及應對策略研究[A];第九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經濟管理與人文科學分冊)[C];2012年

2 應會君;黎瑛;;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留守婦女生存現(xiàn)狀分析及出路探討——以江西省贛州市為例[A];第二屆全國農林院校教育科學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李曉宏;;當前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現(xiàn)狀與對策思考[A];走進新農村——西南大學研究生《含弘論叢》[C];2010年

4 梁君思;;社會變遷背景下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全面發(fā)展的二維分析與對策初探[A];2009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中國社會變遷與女性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葉興武;;淺析四川省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農村留守婦女問題[A];2013第六屆中青年專家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3年

6 李元勛;;基于AHP的農村新一代留守婦女教育培訓體系構建研究——基于山東地區(qū)的調查問卷[A];第七屆(2012)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選編)[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葉海燕;廣東農村留守婦女的守望和期待[N];中國婦女報;2007年

2 張建虹;農村留守婦女存在“三多三少”現(xiàn)象[N];徐州日報;2007年

3 施中華;保康農村留守婦女調查[N];中國縣域經濟報;2007年

4 記者 張春莉;李悅娥代表呼吁:重視和關愛農村留守婦女[N];人民政協(xié)報;2008年

5 周莊;各級婦聯(lián)助農村留守婦女創(chuàng)業(yè)致富[N];徐州日報;2008年

6 張園 才菁 本報記者 王超;農村留守婦女的互助之路[N];錦州日報;2008年

7 王蔚蔚;我市召開農村留守婦女互助小組現(xiàn)場推進會[N];巢湖日報;2008年

8 靳榮君;五市開展技能培訓 農村留守婦女受益[N];黑河日報;2008年

9 劉國全;江口農村留守婦女“坐地生財”[N];銅仁日報;2010年

10 甘調;甘肅省農村留守婦女需要關注[N];中國信息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娟;我國農村留守婦女參與村級治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萬霞;論農村留守婦女的生存境況及其改善方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張巧遇;安徽省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呂志;農村留守婦女科技素質培養(yǎng)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9年

4 王胤;農村留守婦女權益保障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5 馬金萍;提高農村留守婦女素質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0年

6 駱敏;欠發(fā)達地區(qū)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的治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李旭;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胡永帥;農村留守婦女存發(fā)展問題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9 魏翠妮;農村留守婦女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10 陳雪娥;農村留守婦女主觀幸福感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

本文編號:13361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3361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71f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