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曼人身份認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6 21:17
本文關鍵詞:達曼人身份認同研究
【摘要】:離散現(xiàn)象在歷史上時有發(fā)生,今天生活在中國西藏境內(nèi)尼泊爾后裔達曼人,在歷史上就曾是一個離散群體。自2003年入籍我國至今,由于其特殊的歷史和經(jīng)歷,在現(xiàn)階段形成了獨特的認同傾向。研究中發(fā)現(xiàn),常年混居于藏族之間,達曼人已經(jīng)成為當?shù)厣鐣w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作為離散群體,同時也是弱勢群體的他們,在重構本族群身份的過程中,既有對外部差異的保持和內(nèi)部共性的建構,同時又存在新身份建構過程中的認同、抗拒和疏離。故而在此時對達曼人的身份認同展開研究,有利于認識離散群體在適應新身份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多重認同的共存與斷層。 本論文旨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分析達曼人的歷史變遷和現(xiàn)實情況,反映出達曼人在當前形勢下,面對生存發(fā)展的困境,如何重新建構本族群的身份。本論文認為,以文化認同為基礎,達曼人存在著民族歸屬和國民身份的雙重認同,且達曼人的國家認同強烈而肯定,并能與其作為尼泊爾后裔的族群認同和諧共處。另一方面,在達曼人的民族認同中又存在著對“尼泊爾后裔達曼人”認同和對“藏族支系達曼人”認同的碰撞與磨合,,在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導致達曼人的民族認同出現(xiàn)隱性斷層,F(xiàn)階段的達曼人正是在這種獨特的認同意識下重構其國民身份和族群身份。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C91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賴伯疆;菲華文學中“身份認同”的矛盾和困惑[J];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2 陶家俊;身份認同導論[J];外國文學;2004年02期
3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鳴,李遠龍;族群與邊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4 周建新;楊靜;;族群離散與認同重構——以中尼邊境地區(qū)達曼人為例[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5 王瑩;;身份認同與身份建構研究評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6 何洪濤;;從身份認同看英國工業(yè)化進程中的貴族[J];蘭州學刊;2010年04期
7 吳桂金;《瓊斯皇》中人物的雙重身份認同[J];美與時代;2005年05期
8 李曉林;;珠峰以西,有個吉隆溝——西藏邊境紀事之五[J];中國民族;2007年02期
9 張淑華;李海瑩;劉芳;;身份認同研究綜述[J];心理研究;2012年01期
10 劉有安;;論移民文化適應的類型及心理變化特征——以新中國成立后遷入寧夏的外地漢族移民為例[J];思想戰(zhàn)線;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N];發(fā)展導報;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易臻真;“鳳凰男”的社會認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2599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2599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