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的社會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7 19:43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的社會學研究
【摘要】:社會的變遷使國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轉(zhuǎn)變。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鋒者,他們年輕且具有活力,他們思維活躍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新思想。大學生非婚同居現(xiàn)象由來已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現(xiàn)象有增無減,并在我國這個以孔孟思想占主導地位的古老國度成為了一個人們熱議的話題。然而,人們?yōu)槭裁磿䶮嶂杂谟懻摯髮W生非婚同居現(xiàn)象呢?其原因就在于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是有悖于我國傳統(tǒng)道德思想的一種行為,對大學生同居者產(chǎn)生的影響也是多樣的。因此,很多人爭論其利弊和對錯。事實上,就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來說,其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而對于大學生同居者產(chǎn)生的影響也是有利有弊的。因此,在看待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的問題上,應該持價值中立的態(tài)度。本文力求從理性和中立的態(tài)度對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進行全面而系統(tǒng)地分析。 本文共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緒論介紹了論文選題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目的、意義和創(chuàng)新性;第二部分理論研究與文獻梳理,主要針對本文研究需要的社會控制理論以及符號互動理論進行簡單的概述,并對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進行研究,為文章的寫作提供理論基礎;第三部分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的實證研究,對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的現(xiàn)狀進行了調(diào)查和研究,并分析了非婚同居對大學生產(chǎn)生的影響,影響是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第四部分為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成因的社會學分析,從社會因素和自身因素這兩個方面運用社會學的理論對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的成因進行了分析。最后一部分為結(jié)論部分,提出了應持中立的觀點看待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大學生非婚同居行為其本身并沒有對錯之分,只不過是大學生自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大學生有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當代大學生應充分認識非婚同居生活的利與弊,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C913.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寇祥強;;社會控制理論的主要形態(tài)[J];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2 劉志翔,毛丹;大學生戀愛同居現(xiàn)象的新特點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5期
3 袁睿;;大學生同居現(xiàn)象思考[J];家庭中醫(yī)藥;2006年04期
4 莫文斌;從社會性別視覺透視當代大學生同居現(xiàn)象[J];當代教育論壇;2005年13期
5 郁嘉祺;;淺論女大學生同居現(xiàn)象的原因和對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6 王永強;關雪熒;;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中“尊重”一詞的內(nèi)涵解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7 許曉芬;;淺析我國大學生非婚同居產(chǎn)生的原因[J];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01期
8 付宗國,,張愛玲;米德的符號互動自我理論初探[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9 章輝美;大眾傳媒與社會控制——論大眾傳媒的社會控制功能[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3期
10 宋麗范;;符號互動理論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年01期
本文編號:11538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1538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