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畬村謝嶺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發(fā)布時間:2017-11-02 18:16
本文關鍵詞:閩東畬村謝嶺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
【摘要】:本文以福建東部一個畬族村落——福安市社口鎮(zhèn)謝嶺下村為考察對象,以人類學的民族志為視角,通過長達一年左右的實地田野調查,結合訪談、參與觀察、問卷以及文獻的搜集解讀等方法,從生計與飲食、人口與家庭、宗族、聚落宗教、家庭宗教、歲時節(jié)慶、婚姻、生育養(yǎng)育、喪葬習俗等方面,盡可能詳實地對其經濟、社會、文化及其近期變遷予以整體性的描述和分析,力圖呈現出一個閩東畬族小社區(qū)的全貌。 全文主體由十二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緒論,主要針對本文的選題緣起、畬族研究成果以及成文所用的研究方法和資料來源予以簡要交代、綜述和說明。第一章從地理位置概略、行政區(qū)劃與沿革、生態(tài)與聚落三方面著手簡要介紹了研究區(qū)域的背景及謝嶺下村的村落概況,以期營造區(qū)域研究的方位感。第二章著重以水稻、茶葉、養(yǎng)殖及其他和飲食四節(jié)為框架,對謝嶺下畬民的生計及飲食結構進行描述,勾勒出謝嶺下村經濟生活的“前世今生”,并簡要探尋造成變遷的促因。第三章主要以通過家戶調查及村委所獲得的人口資料,對謝嶺下村人口、家庭、分家及贍養(yǎng)等人口與家庭的情況進行總結與分析,旨在盡力描繪出該畬族社區(qū)的人員構成形貌。第四章以宗族特征最為突出的上村藍氏為中心,從族源與祖先認同、世派的傳衍、宗族的象征、宗族組織與宗族關系四個方面探討宗族組織在謝嶺下村畬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第五章以聚落宗教為題,針對謝嶺下畬民龐雜多樣的聚落信仰體系從廟宇與神靈、儀式專家、村廟管理、儀式傳統四方面進行描述,以期展現出謝嶺下全境的聚落宗教概況。第六章區(qū)別于聚落宗教,著重關注家庭宗教信仰體系,以家宅為空間,對起屋、入宅、家內的神靈與祖先崇拜、家宅厭勝物四個方面予以描述,旨在基本呈現謝嶺下家庭宗教的剪影。第七章即將謝嶺下村民一年所須經歷的歲時節(jié)慶,以季節(jié)為時間軸,詳述春、夏、秋、冬的歲時節(jié)慶習俗及相關的祭祖、敬神祭儀。第八章是主要在對謝嶺下婚姻基本情況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分別從婚前、婚禮及婚后三方面描繪出傳統畬族嫁娶婚的主要婚俗,并簡述不同婚姻形式的習俗。第九章試圖從生育和養(yǎng)育兩方面,描述出謝嶺下畬民的生命習俗與儀禮,以深化對畬族重嗣觀念的認識。第十章為喪葬習俗,主要分為初葬和二次葬兩大部分,通過繁復的儀式呈現出謝嶺下畬民以榮葬追思先祖的場景。最后一部分為結語,概括本文的敘述,總結習俗的微妙變遷,并闡明本研究的主要學術價值及局限。 本文是對一個畬族村落進行的小社區(qū)民族志研究的初步成果。本文的研究試圖表明,在畬族地區(qū)開展村落民族志研究,是整體畬族研究的立足之本,它不僅可對某一特定時空背景下畬族的族群、社會、文化和歷史有更為具體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還可對變遷中的畬族文化進行搶救性的記錄,為畬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建立更客觀和扎實的資料基礎。
【關鍵詞】:畬族 謝嶺下村 民族志
【學位授予單位】:廈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C912.8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錄8-10
- Contents10-12
- 緒論12-20
- 第一節(jié) 選題緣起12-13
- 第二節(jié) 學術史綜述13-17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17-20
- 第一章 區(qū)域背景與謝嶺下概況20-27
- 第一節(jié) 地理位置概略20-23
- 第二節(jié) 行政區(qū)劃與沿革23-24
- 第三節(jié) 生態(tài)與聚落24-27
- 第二章 生計與飲食27-68
- 第一節(jié) 水稻27-34
- 第二節(jié) 茶葉34-58
- 第三節(jié) 養(yǎng)殖及其他58-60
- 第四節(jié) 飲食60-68
- 第三章 人口與家庭68-85
- 第一節(jié) 人口基本狀況68-74
- 第二節(jié) 家庭結構類型74-79
- 第三節(jié) 分家79-83
- 第四節(jié) 贍養(yǎng)83-85
- 第四章 宗族85-112
- 第一節(jié) 族源與祖先認同85-88
- 第二節(jié) 世派的傳衍88-90
- 第三節(jié) 宗族的象征90-106
- 第五節(jié) 宗族組織與宗族關系106-112
- 第五章 聚落宗教112-151
- 第一節(jié) 廟宇與神靈112-126
- 第二節(jié) 儀式專家126-130
- 第三節(jié) 村廟管理130-132
- 第四節(jié) 儀式傳統132-151
- 第六章 家庭宗教151-174
- 第一節(jié) 起屋151-160
- 第二節(jié) 入宅160-167
- 第三節(jié) 家內的神靈與祖先崇拜167-171
- 第四節(jié) 家宅厭勝物171-174
- 第七章 歲時節(jié)慶174-198
- 第一節(jié) 春季歲時節(jié)慶174-190
- 第二節(jié) 夏季歲時節(jié)慶190-194
- 第三節(jié) 秋季歲時節(jié)慶194-196
- 第四節(jié) 冬季歲時節(jié)慶196-198
- 第八章 婚姻198-226
- 第一節(jié) 婚姻基本情況198-200
- 第二節(jié) 婚嫁習俗200-224
- 第三節(jié) 不同婚姻形式與習俗224-226
- 第九章 生育養(yǎng)育226-240
- 第一節(jié) 生育習俗226-233
- 第二節(jié) 養(yǎng)育儀禮233-240
- 第十章 喪葬習俗240-283
- 第一節(jié) 初葬儀式240-260
- 第二節(jié) 二次葬儀式260-283
- 結語283-286
- 參考文獻286-288
- 附錄288-298
- 后記298-299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光英;;閩東畬族群落文化特色及其地理空間響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5期
2 蘭潤生,林蔭生,黃曉鵬;對福建省畬族民間武藝活動特征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3 陳雪飛;;論畬族傳統民間舞“傳師學師”文化學意義[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4 胡偉飛;;畬族裝飾藝術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5 葉長有;;畬族山歌進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成功(教育);2010年06期
6 黃景強;陳鵬程;;畬族文化發(fā)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王建林;畬族與茶文化[J];中國茶葉加工;2001年02期
8 雷光振;;景寧畬族彩帶[J];東方博物;2008年04期
9 金成q,
本文編號:11326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gj/113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