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
本文關鍵詞: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理論探索》 2013年04期
投稿
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
【摘要】: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chǎn)黨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社會主體和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理論做出的創(chuàng)新和重大發(fā)展。黨的群眾路線經(jīng)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提出與形成、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發(fā)展和挫折、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進展和提升的過程。群眾路線概括起來就是,"兩個一切,并要有一個‘來’和一個‘去’;兩個結合,并要有一個‘集中’和一個‘堅持’"。群眾路線的實質在于為民、務實、清廉和民主。群眾路線是黨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領導力、執(zhí)行力和公信力之所在。
【作者單位】:
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
【關鍵詞】:
【分類號】:D252
【正文快照】: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chǎn)黨根據(j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創(chuàng)立和不斷發(fā)展的;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中國化的進程中,中國共產(chǎn)黨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是社會主體和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理論做出的創(chuàng)新和重大發(fā)展。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群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文瑜;[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2 袁銀枝;[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3 李海紅;[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4 鄭文瑜;[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5 于學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6 焦秀君;;[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7 鄧曉宇;;[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S1期
8 宋曉榮;;[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9 鄭文瑜;;[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趙秀花;;[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炳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陳明凡;;[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銳;;[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吳群芳;;[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鄭陳榮;;[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祺國;;[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9 高燕;;[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陶伯華;;[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郝文斌;[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沈紅宇;[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王員;[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素秋;[D];蘇州大學;2010年
6 劉宇輝;[D];西北大學;2010年
7 陳麗琴;[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建國;[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9 孫峰;[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祁冰;[D];遼寧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冬妹;[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胡志明;[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靜;[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許春艷;[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樊新裝;[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占民;[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國嬌;[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尚歡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曉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秦曉宇;[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思新;;[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09年05期
2 隋從容;;[J];黨的文獻;2008年02期
3 趙子祥;;[J];實事求是;2007年02期
4 閆生雨;;[J];學理論;2010年04期
5 盧靜;[J];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6 特木勒;[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S1期
7 馮樹恩;[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8 趙莉萍;[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9 郭思敏,王穎;[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4年04期
10 王道國;[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黨玲俠;;[A];從《為人民服務》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張明軍;;[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5年
3 龔廷泰;;[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4 袁新華;劉孝云;;[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5 丁曉強;;[A];浙江省暨華東六省一市黨史系統(tǒng)紀念建黨八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6 榮開明;;[A];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下)[C];2006年
7 羅道全;;[A];中國共產(chǎn)黨與現(xiàn)代中國[C];2001年
8 譚本基;;[A];偉人智慧 強國豐碑——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劉濟普;劉穎;;[A];毛澤東鄧小平與現(xiàn)代中國——中國現(xiàn)代史學會與中共永定縣委、永定縣人民政府聯(lián)合召開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暨學習《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學術討論會重要講話與論文選集[C];1993年
10 繆愫生;;[A];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論文集(Ⅱ)[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省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N];陜西日報;2006年
2 劉也強;[N];貴州政協(xié)報;2007年
3 張明;[N];金華日報;2007年
4 本報評論員;[N];邯鄲日報;2008年
5 張全景 全國黨建研究會顧問、中組部原部長;[N];組織人事報;2011年
6 勝利油田黨建研究所所長、勝利石油管理局黨校黨建部主任 孟慶俊;[N];東營日報;2006年
7 ;[N];戰(zhàn)士報;2001年
8 秦德君;[N];中國改革報;2007年
9 蔣樹聲;[N];光明日報;2007年
10 陳亞武;[N];汕頭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松柏;[D];山東大學;2008年
2 袁敬偉;[D];吉林大學;2006年
3 溫敬元;[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4 趙中源;[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5 厲有國;[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王歆;[D];南開大學;2009年
7 熊輝;[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8 鄭文濤;[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9 王立梅;[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10 宋林霖;[D];吉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霞;[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泉;[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邰桂花;[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4 魏群;[D];四川大學;2007年
5 熊茉莉;[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6 陳鳳琴;[D];蘇州大學;2007年
7 陳足元;[D];東北大學;2006年
8 周加軍;[D];中共陜西省委黨校;2007年
9 劉珂鋮;[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趙興銀;[D];揚州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關于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發(fā)展的認識,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3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2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