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發(fā)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03 21:19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長期護理服務已經(jīng)成為應對社會老齡化的重要手段。長期護理服務保險制度作為社會保險體系內容之一,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制度體系。我國從2016年開始在15個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2020年又新增14個城市,就試點的情況看,存在參保對象不一、基金籌措渠道及義務不一及保險待遇差異較大等問題。德國福利化的制度構造路徑和日本社會化的制度構造路徑對我國構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兩國的教訓也應當汲取。對于我國而言,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功能定位不是轉移家庭責任,而是彌補家庭護理能力的缺陷。因此,要構建全國統(tǒng)一性的護理保險制度,參保對象上應不分年齡,面對城鄉(xiāng)所有居民;鸹I措上,建立參保人自行繳納為主、政府承擔為輔的機制。保險待遇方面,給付對象應先從重度失能者循環(huán)漸進到其他失能者,并完善給付對象認定標準;給付方式應讓參保人在實物給付和現(xiàn)金補貼中自由選擇,并不斷完善社區(qū)護理服務為主導的護理體系及家庭成員無薪休假照護制度;給付標準上,現(xiàn)金補貼采取定額支付規(guī)則,實物給付按照比例限額支付,但居家護理、繳費年限長可以適當提高支付比例。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有的價值理念
(一)“;尽
(二)長期護理服務保障
(三)資金保障為輔
二、我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一)參保對象范圍不一
(二)籌資義務與標準不一
(三)保險待遇的差異
三、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構建路徑及其經(jīng)驗
(一)德國:福利模式
(二)日本:社會化模式
(三)德日兩國制度構建的啟示
1. 社會環(huán)境決定制度構建路徑。
2. 兩國在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共性對我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四、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有的功能定位
(一)非轉移家庭責任
(二)彌補家庭護理能力的缺陷
1. 供給護理資源。
2. 確立強制性的風險共擔機制。
3. 推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果的共享。
五、我國統(tǒng)一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構建路徑
(一)參保對象
1. 面向城鄉(xiāng)所有居民。
2. 不分年齡。
(二)基金籌措
1. 參保人承擔主要籌資義務。
2. 政府承擔籌資補充義務。
(三)保險待遇
1. 給付對象。
2. 給付方式。
3. 給付標準。
本文編號:3850665
【文章頁數(shù)】:13 頁
【文章目錄】:
一、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有的價值理念
(一)“;尽
(二)長期護理服務保障
(三)資金保障為輔
二、我國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一)參保對象范圍不一
(二)籌資義務與標準不一
(三)保險待遇的差異
三、國外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構建路徑及其經(jīng)驗
(一)德國:福利模式
(二)日本:社會化模式
(三)德日兩國制度構建的啟示
1. 社會環(huán)境決定制度構建路徑。
2. 兩國在制度實施中的問題及共性對我國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四、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應有的功能定位
(一)非轉移家庭責任
(二)彌補家庭護理能力的缺陷
1. 供給護理資源。
2. 確立強制性的風險共擔機制。
3. 推進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果的共享。
五、我國統(tǒng)一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構建路徑
(一)參保對象
1. 面向城鄉(xiāng)所有居民。
2. 不分年齡。
(二)基金籌措
1. 參保人承擔主要籌資義務。
2. 政府承擔籌資補充義務。
(三)保險待遇
1. 給付對象。
2. 給付方式。
3. 給付標準。
本文編號:38506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8506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