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農民滿意度的征地補償制度實證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321.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丹;;我國征地補償問題研究綜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2 吳煒;劉瓊;易娜;常誠;;網上銀行業(yè)務顧客滿意度及忠誠度問題研究[J];金融論壇;2010年01期
3 陳孟平;農民城市化與農地非農化[J];城市問題;2002年04期
4 張建飛;;征地過程中農民權益的法律保護——征地法律制度完善探析[J];法學雜志;2006年02期
5 潘鋒;毛錦凰;;不同地區(qū)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探析及政策建議——以甘肅省為例[J];發(fā)展;2006年06期
6 靳相木;姚先國;;農地非農化管理的分權取向改革及其情景模擬[J];公共管理學報;2010年03期
7 羅丹,嚴瑞珍,陳潔;不同農村土地非農化模式的利益分配機制比較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8 陳瑩;譚術魁;張安錄;;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補償的差異性研究——基于湖北省4市54村543戶農戶問卷和83個征收案例的實證[J];管理世界;2009年10期
9 葉劍平;豐雷;蔣妍;羅伊·普羅斯特曼;朱可亮;;2008年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調查研究——17省份調查結果及政策建議[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10 賀偉;龍立榮;;實際收入水平、收入內部比較與員工薪酬滿意度的關系——傳統性和部門規(guī)模的調節(jié)作用[J];管理世界;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建軍;;基于地租理論的土地價格形成機制與城鄉(xiāng)土地協調利用[A];中國農村土地整治與城鄉(xiāng)協調發(fā)展研究[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高勇;[N];經濟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祥琪;我國征地補償機制及其完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麗;農地城市流轉中的農民權益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心良;基于農民滿意度的征地補償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4 邵繪春;城市化進程中農民土地權益變化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羅文春;基于農民意愿的土地征收補償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康雄華;農村集體土地產權制度與土地使用權流轉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年
7 呂振臣;我國土地征用出讓過程中和諧土地利益機制構建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8 高進云;農地城市流轉中農民福利變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9 李國健;被征地農民的補償安置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劉曉霞;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左弦;我國土地征收過程中政府行為及職能定位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潘奕帆;我國土地征收程序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3 周艷;論我國的土地征收制度[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4 王竹梅;土地征收補償制度中的農民權益保護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5 陰永生;完善我國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6 朱曉渭;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創(chuàng)新與地方政府選擇[D];西北大學;2007年
7 孫民;被征地農民安置問題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8 龔永華;公共政策視角的征地補償安置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9 季正琦;上海市失地農民征地安置補償問題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10 李桂安;不同類型金融機構與農村中小企業(yè)信貸可獲性[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738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73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