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民生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1 03:23
【摘要】:發(fā)展與改善民生是中國共產(chǎn)黨長期關注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形成了一系列“如何認識民生問題、為什么解決民生問題、怎樣解決民生問題”觀點和看法。總結和歸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生思想,對當前民生問題的解決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本論文重點對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生思想發(fā)展歷程與主要內(nèi)容進行研究,進而指明其特點和價值。首先,研究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生思想的淵源和依據(jù),依次從中國歷史上的民生思想、馬克思主義的民生思想、第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民生思想中尋找淵源,探索其歷史與現(xiàn)實依據(jù)。其次,根據(jù)黨關注的民生重點,把改革開放以來的民生思想分為解決溫飽、推進小康社會建設、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三個階段。再次,研究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生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從改善民生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證、價值取向和評判標準、目標、實現(xiàn)途徑進行分析。最后,總結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民生思想的特點及其價值。在特點上具體表現(xiàn)為保障人的生存與促進發(fā)展并舉、理論建設與實踐發(fā)展相統(tǒng)一、制度建設與社會服務同時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的民生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民生思想;豐富和發(fā)展了第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民生思想。同時,強化了中國共產(chǎn)黨“立黨為公”和“執(zhí)政為民”的執(zhí)政理念;鞏固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階級基礎和群眾基礎;推動了當前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61
本文編號:2609938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忠民;;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徑[J];北京觀察;2008年02期
2 張秀閣;李炳亮;;中國共產(chǎn)黨民生思想的歷史演變及其基本經(jīng)驗[J];黨史文苑;2011年18期
3 翟光艷;鄧小平“以人為本”人學思想探略[J];鄂州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4 李湘敏;;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chǎn)黨民生思想探析[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5 劉強;韓太平;;黨的主要領導人的民生思想及理論貢獻[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6 李寧;金林南;;孫中山民生思想的深層理論邏輯探析[J];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7 竇孟朔;蘇獻啟;范擁軍;陳聚芳;;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生觀[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蔣錦洪;王慧;;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當代實踐意義[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王賢斌;;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邏輯性解讀[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10 康洪;;中國共產(chǎn)黨民生思想的回顧與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馮召剛;中國共產(chǎn)黨民生思想研究[D];新疆大學;2008年
2 盧偉;中國共產(chǎn)黨民生思想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609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60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