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老人農業(yè)時代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探討
[Abstract]:Agriculture for the elderly is a special human-land structure in East Asia. The land policy leads to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agging behind industrialization seriously. The special phenomenon after urbanization is the transitional stage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If it lasts too long, it will affect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With the arrival of Lewis inflection point, the early emergence of population transformation, the exemption of agricultural taxes and fees and the increase of agricultural subsidies, the improvement of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reduc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the sharp decline of agriculture for the elderly in China, it seriously threatens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food supply. Only by conscientiously drawing lessons from Japan's experience in dealing with agriculture for the elderly, actively taking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cale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land,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national food consumption and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reasonably raising grain prices, adjusting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ies, reforming the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continuing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can we improve the comparative benefits of farming and make villages livable and suitable for work.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young people to work in agriculture, stabilize the backbone farmers, and alleviate the food security crisis in the post-elderly agricultural era in China.
【作者單位】: 中北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基金】:山西省軟科學研究項目“山西省農村金融生態(tài)評價與優(yōu)化途徑研究”(2013041065-01)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326.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熊主武;;改變“老人農業(yè)”格局的思考[J];中國國情國力;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董歡;郭曉鳴;;傳統(tǒng)農區(qū)“老人農業(yè)”的生成動因與發(fā)展空間[J];中州學刊;2015年09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熊主武;[N];學習時報;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切實加強糧食安全工作[J];中國糧食經濟;2000年04期
2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崔曉黎指出糧食安全的雙重政策目標宜分不宜合[J];領導決策信息;2000年48期
3 ;農業(yè)部提出確保糧食安全措施[J];農村發(fā)展論叢;2001年Z4期
4 吳天錫;糧食安全的新概念和新要求[J];世界農業(yè);2001年06期
5 胡錫驥;印度的糧食安全[J];世界農業(yè);2001年06期
6 ;糧食安全[J];中國農業(yè)會計;2001年03期
7 張雨,李哲敏,孫曉明,吳俊麗;加強農業(yè)基礎地位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J];北京市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8 鄭勵志;結構調整與糧食安全[J];廣西糧食經濟;2001年02期
9 王廣華;我國目前糧食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理論前沿;2001年17期
10 韋維新;什么是糧食安全?[J];糧食問題研究;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遺傳學進步促進糧食安全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A];遺傳學進步促進糧食安全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遺傳學進步促進糧食安全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日程[A];遺傳學進步促進糧食安全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卜風賢;;傳統(tǒng)農業(yè)時代的災荒風險和糧食安全[A];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文集16:重大災害鏈的演變過程、預測方法及對策[C];2008年
4 劉麗;;論貿易自由化下的糧食安全問題及中國的對策[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5 邵陽;;淺談我國的糧食安全與使命[A];黑龍江省農場管理學會現代化大農業(yè)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姚成勝;;中部地區(qū)糧食安全研究現狀及其趨勢[A];2009年南昌大學中國中部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學術年會暨“貫徹國務院《促進中部地區(qū)崛起規(guī)劃》”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譚少華;倪紹祥;;江蘇省糧食安全問題與對策[A];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挑戰(zhàn)與機遇、責任和對策(上冊)[C];2002年
8 郭天財;;試論中國的小麥生產與國家糧食安全[A];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現代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9 林芬;黃曦;;福建省糧食安全與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探討[A];中國青年農業(yè)科學學術年報[C];2002年
10 趙明;李少昆;董志強;馬興林;;實施超高產工程確保糧食安全[A];中國糧食安全戰(zhàn)略——第九十次中國科協(xié)青年科學家論壇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坤;確保糧食安全有不同的層次[N];中國水利報;2005年
2 吳天錫;糧食安全的新概念與新要求[N];農民日報;2001年
3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 鄧大才;糧食安全問題類型劃分與對策[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4 鄧大才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理性應對不同類型的糧食安全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5 統(tǒng)計局;糧食安全得到保障[N];和田日報(漢);2012年
6 石少龍 湖南省糧食局副局長;“穩(wěn)糧強農”再聚共識 力保國家糧食安全[N];糧油市場報;2012年
7 廈門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張燦民;致力糧油保供穩(wěn)價 確保我市糧食安全[N];廈門日報;2012年
8 燕雄;糧食安全這根弦不能松[N];中國信息報;2012年
9 本報駐南非記者 苑基榮;中國多途徑助力非洲糧食安全[N];人民日報;2012年
10 記者 舒薇;確保糧食安全 平抑糧食價格[N];長沙晚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志華;中國糧食安全研究——以合理成本保障糧食安全[D];河海大學;2002年
2 鄧群釗;中部丘陵地區(qū)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矛盾問題的系統(tǒng)分析[D];南昌大學;2006年
3 吳賓;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4 王放;糧食安全與糧農增收協(xié)調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5 杜宇能;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進程中國家糧食安全問題[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6 公茂剛;發(fā)展中國家糧食安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文先;糧食安全與糧農增收目標的公共財政和農業(yè)政策性金融支持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8年
8 張燕林;中國未來糧食安全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9 龍方;新世紀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曾靖;我國工業(yè)化發(fā)展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魯曉;糧食安全國際法律制度與我國的實踐[D];華東政法大學;2009年
2 王洋;國家糧食安全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議[D];鄭州大學;2009年
3 馬國權;我國糧食安全的現狀和前景分析及其戰(zhàn)略選擇[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4 王立鋒;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5年
5 劉玉婷;我國糧食安全復雜性問題的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6 梁宇;土地流轉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7 劉宇;當前我國糧食安全分析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8 劉玲;基于糧食安全的市場調控政策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9 張小鳳;我國經濟發(fā)展進程中的糧食安全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10 關曉娟;陜西省糧食安全問題分析及其對策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23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52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