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社會保障論文 >

中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等化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29 09:29
【摘要】:社會保障是民眾最關心的民生話題之一。享受基本的社會保障服務,免于由疾病、傷殘和年老而導致的貧困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對其進行剝奪,且為國民提供社會保障服務是政府的主要職責。近年來隨著國家財政的充裕和執(zhí)政理念的轉變,我國社會保障事業(yè)取得了較大的發(fā)展,醫(yī)療保險覆蓋面超過95%,養(yǎng)老保險覆蓋面超過80%,提高了我國的社會保障水平,對國民生活的改善也有較大助益。然而,總體覆蓋面的提高不能掩蓋社會保障內部的結構失衡問題。我國存在兩個享受不同社會保障標準的群體——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無論是社會保障覆蓋面和保障水平,農村居民均遠遠落后于城市居民。其中,農村地區(qū)的兩個主要社會保障項目——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城鄉(xiāng)居民社會養(yǎng)老保險),由于政府財政投入不足,農民個人繳費能力較弱,使得人均籌資水平過低,導致報銷比例低、報銷限制多,社會保障水平亟待得到提高。此外,農村還尚未建立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制度,農村居民仍然面臨著巨大的失業(yè)和工傷風險。進城農民工的境遇也不容樂觀,他們已失去了農村的生存根基,有限的土地不足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進入城市仍然面臨失業(yè)、工傷、醫(yī)療和養(yǎng)老等一系列嚴峻問題。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水平遠低于城市居民,雖然他們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卻不能享受跟市民平等的待遇。許多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民工被迫返回農村,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標準極低,致使他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持續(xù)惡化。城鄉(xiāng)社會保障的非均等化現象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長期的社會保障供給的不均衡導致農村居民承受巨大的生存壓力,強化了我國城鄉(xiāng)二元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這是對農民基本權利的忽視,沒有體現社會應有的公平和公正,對于社會穩(wěn)定造成諸多負面影響,造成“三農”問題的日益凸顯和持續(xù)發(fā)酵。因此,系統(tǒng)的研究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等化問題,不斷深入推進城鄉(xiāng)社會保障的均等化,不僅有利于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還有助于提高社會的公平程度,對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具體來說,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及結論如下:首先,通過對均等化、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均等化相關概念和公平與效率等理論的詳盡闡述,來了解和把握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等化問題的理論脈絡;仡櫤褪崂砦覈青l(xiāng)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歷程,分別經歷了創(chuàng)建時期、調整時期、倒退時期、恢復時期、改革時期和完善時期,走過了一條艱難而曲折的發(fā)展道路。之后又對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基本現狀進行描述和分析,從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方面進行了城鄉(xiāng)對比,結果發(fā)現二者之間無論是財政投入,還是在覆蓋面、保障水平上都存在較大差距。其次,采用層次分析法,對社會保障最為重要的兩個項目——養(yǎng)老保障和醫(yī)療保障進行測算,客觀地反映出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的均等化程度。結果顯示,無論是在初始階段還是在當前階段,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處于不同程度的非均衡狀態(tài),但近幾年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同時,憑借相關的統(tǒng)計數據,運用合理的數學模型,對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非均等化的溢出效應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這種不均衡的狀態(tài)會對農村居民的收入分配、消費行為和幸福感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在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形成對農村居民事實上的利益損害。再次,深入剖析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非均等化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從社會制度因素、政府職能因素、財政政策因素、法律框架因素和農民自身因素等五個層面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說明。其中,社會制度因素包括城鄉(xiāng)二元經濟制度、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政府職能因素包括行政意識及方式的僵化、管理和監(jiān)管機構不健全;財政政策因素包括財政支出更多地向城市傾斜、分稅制的財政體制及鄉(xiāng)鎮(zhèn)財政困境;法律框架因素包括社會保障立法層次比較低、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不健全;農民自身因素包括農民政治權利的缺失、農民需求表達的欠缺。最后,提出了促進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等化的機制構建和對策建議。其中,在機制構建的部分,詳盡闡釋了機制構建的主要理念、原則、特征、方向、目標和內容,為實現我國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等化提供了機制體制上的支撐。在對策建議的部分,應該重點從改變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的制度安排、加緊完善社會保障監(jiān)督管理體制、全面深化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促進廣大農村居民權利意識的覺醒和提高對城鄉(xiāng)社會保障的重視程度等幾個方面著手。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842.61;F323.8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康萌萌;劉素春;;中國商業(yè)保險和社會保險耦合協(xié)調關系及時空特征研究[J];保險研究;2016年06期

2 吳應運;譚靜;;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探析[J];人民論壇;2016年14期

3 高和榮;;底線公平: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內在根據[J];社會科學輯刊;2016年03期

4 李琳;;現行分稅制財政體制存在問題及改革新思路[J];中國集體經濟;2016年04期

5 張娜;;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對農村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J];天津農業(yè)科學;2016年02期

6 李玉中;;新常態(tài)下促進農民增收問題研究[J];中州學刊;2015年10期

7 陳鷺霞;;社會保障支出對城鄉(xiāng)居民消費差異傾向的影響——基于浙江省的實證研究[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8 敖菁萍;;農民權利保護的法治路徑[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年07期

9 王悅;;農村社會保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306戶農民家庭的調查[J];社會保障研究;2015年02期

10 楊志勇;;分稅制改革中的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研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5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琦;黑龍江省農村社會保障水平評價與提高對策研究[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6年

2 郭士國;基本公共服務非均等化:成因、影響及對策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3 楊令平;西北地區(qū)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進程中的政府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謙;城鄉(xiāng)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翟曉程;養(yǎng)老金并軌改革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4年

2 李濱;論我國農村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缺陷及完善[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閆琦;農民利益表達機制問題及對策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3年

4 唐聃;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均等化問題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3年

5 王洪菊;土地征收制度下農民權益保障研究[D];汕頭大學;2011年

6 張維銀;縮小我國城鄉(xiāng)貧富差距的對策研究[D];東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29730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29730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781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