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xù)發(fā)展視角的中國水電開發(fā)水庫移民安置方式研究
本文選題:水利工程 + 水庫移民; 參考:《水力發(fā)電學(xué)報》2015年01期
【摘要】:根據(jù)清潔能源戰(zhàn)略下的中國水電開發(fā)"十一五"規(guī)劃和2020年發(fā)展目標(biāo),平均每年新增水電裝機14250MW,現(xiàn)階段水電開發(fā)主要集中在中國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區(qū),必將帶來大量水庫移民需要妥善安置。本文對創(chuàng)新農(nóng)村移民安置方式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從促進水庫移民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面對西南地區(qū)土地資源稀缺的現(xiàn)實,提出了"長效補償+入股分紅+社會保障"的移民安置方式,并以西南某大型水電站為例對電站建設(shè)期和運營期的移民年收入進行測算,與"長效補償"以及"長效補償+入股分紅"安置模式下的移民未來年收入進行了對比。結(jié)論表明:"長效補償+入股分紅+社會保障"的移民安置方式使移民生活收入來源穩(wěn)定、收入水平逐步提高,能很好的激發(fā)移民的參與性和積極性;且能緩解項目業(yè)主資金籌集壓力,并更好地推動城鎮(zhèn)化和新農(nóng)村建設(shè)。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11th Five-Year Plan" of China's hydropower development under the clean energy strategy and the 2020 development target, an average of 14,250 MWs of new hydropower units are added each year. At the present stag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of China. Must bring a large number of reservoir resettlement needs to be properly resettl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ng the resettlement methods of rural migrants,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ervoir migrants, faces the reality of the scarcity of land resources in southwest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settlement method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long-term compensation and share out dividends", and takes a large hydropower st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as an example to calculate the annual income of migrants in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power sta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future income of immigrants with long-term compensation and dividend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resettlement mode of "long-term compensation and bonus social security" can make the income source stable and the income level increase gradually, which can stimulate the participation and enthusiasm of the immigrants. And it can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project owners to raise funds, and better promote urbaniz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清華大學(xué)水沙科學(xué)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長江勘測規(guī)劃設(shè)計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項目(51179086,51479100,51379104) 水沙科學(xué)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課題(2013-KY-5)
【分類號】:TV72;D632.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念,劉蘭桂;做好移民工作,加快水電建設(shè)——試論水庫移民之難與不難[J];水力發(fā)電;1991年02期
2 陳凌海;加強現(xiàn)場施工管理有效控制水庫移民工程投資[J];水利科技;2000年03期
3 趙彪;段躍芳;郭琦;;基于折算耕地的水庫移民生產(chǎn)安置人口計算[J];三峽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7年05期
4 魯剛;李海寧;張金鳳;;淺議莧麻河水庫移民工程的任務(wù)及效益[J];農(nóng)業(yè)科技與信息;2008年04期
5 諶奔波;胡寶柱;;基于灰色關(guān)聯(lián)決策方法的水庫移民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評價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xué)院學(xué)報;2009年04期
6 李源洪;劉忠友;劉衛(wèi)東;;基于高分辨率衛(wèi)星影像技術(shù)的水庫移民后靠安置點選擇研究——以大渡河猴子巖水電站為例[J];河南科技;2012年18期
7 陳紹軍;顧夢莎;;水庫移民納入社會保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人民長江;2013年05期
8 涂瀾濤;張良;劉源;王繹思;;水庫移民中的土地安置問題研究[J];科技資訊;2013年02期
9 曾建生;;磨刀門圍墾區(qū)安置水庫移民可行性分析——兼論飛來峽水利樞紐移民安置去向[J];人民珠江;1989年01期
10 趙人驤;水庫移民遺留問題處理的回顧與展望[J];水力發(fā)電;1991年1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周映;今年我區(qū)水庫移民投資達(dá)28億元[N];廣西日報;2011年
2 孫樂明;首批2萬多水庫移民將領(lǐng)到扶持款[N];海南日報;2007年
3 記者 符成龍;阜新今年再增75處“保命井”[N];遼寧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潘春燕;“三板斧”開出新天地[N];臺州日報;2013年
5 記者 文新軍;陳章良到黃竹崗水庫移民培訓(xùn)基地調(diào)研[N];桂林日報;2013年
6 記者 陳太平 通訊員 龔杰 實習(xí)生 吳憑;皂市水庫提前半年完成年度投資[N];常德日報;2009年
7 水庫移民開發(fā)局;深入學(xué)習(xí)實踐科學(xué)發(fā)展觀 努力推進水庫移民和水利扶貧工作邁上新臺階[N];中國水利報;2009年
8 聶曉彬;重安全保質(zhì)量搶進度 為擴城闊市打好基礎(chǔ)[N];陽泉日報;2014年
9 記者 黃峰;山西省三門峽庫區(qū)管理局成立30周年座談會召開[N];黃河報;2007年
10 鄭綜文;袁純清主持省政開第二十二次常務(wù)會議[N];陜西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廖蔚;水庫移民經(jīng)濟論[D];四川大學(xué);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6條
1 張晨敏;水庫移民補償政策問題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xué)(北京);2011年
2 李鵬;水庫移民中弱勢群體貧困風(fēng)險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xué);2014年
3 黃健;水庫移民資金支付方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09年
4 周廣科;東平湖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與庫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5 李祥;水庫移民效益共享安置模式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xué)(北京);2011年
6 鐘蘇;水庫移民參與對后期扶持項目產(chǎn)權(quán)歸屬的影響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xué);2010年
,本文編號:21130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113088.html